吱吱吱……
烈日之下,許玉輝手持電磨機在學校操場旁的石階上專心雕刻着,旁邊的吳冬娜從礦泉水桶中接水給機器和石磚降溫,石階上均勻分布着一個個正楷漢字。
這是記者近日在廣東省珠海市援建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興地鎮維拉壩易地扶貧搬遷點配套工程——格力小學采訪時看到的一幕。
“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5000年的曆史,一撇一捺都是故事。我們在校園裡刻下一到六年級生字詞,孩子們課間休息時拿起毛筆和清水,就可以對照着練字了,既簡單又方便,還環保。”許玉輝說。
許玉輝來自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二小學,他和吳冬娜都是珠海派駐怒江州格力小學支教的教師。許玉輝來到怒江以後,觀察到傈僳族孩子在學習漢字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不少學生的父母不識字,講不好普通話,這對孩子學習是不利的”。
如何幫這裡的學生既能認好漢字,又能寫好漢字?許玉輝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許玉輝在刻好的字旁教學生書寫
一次茶餘飯後,許玉輝在校園的火山石階上散步,突發奇想,拿起一支毛筆在石磚上寫起字來。
“火山石磚是一種天然的水寫紙,不費一紙一墨,用清水就能在上面練字。何不把小學必會字刻在石磚上,學生一有時間就可以在上面描畫,這樣既能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而且低碳環保。”
許玉輝找到校長吳金鳳和支教隊長梁偉明,向他們說了自己的想法,他們都表示贊同和支持。
許玉輝在刻字
然而,這絕非一件易事,每刻一個字都需要經過多道複雜的工序。首先,要将小學生字表的文字設為标準楷體,通過電腦打印到紙上,然後拼接成兩行10個字版面,再用複寫紙墊在底下,用硬筆沿字的邊緣描畫複寫到石磚上,之後用電磨機把文字痕迹雕刻出來,根據漢字書寫的頓挫刻出深淺度。這樣,一個标準的正楷字才能永久地刻在石磚上。
在反複試驗後,6月11日,這個“大工程”正式動工了!
“刻一個字,光是用電磨機修磨,就需要10分鐘。”看到許玉輝一有時間就在石階上刻字,很多教師紛紛自發加入進來,引得學生湊過來觀看,還時不時地說:“老師,你們辛苦了,休息一下吧!”
“當我擡頭與孩子對視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隻要孩子們能受益,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許玉輝說。
孩子們在圍觀許玉輝刻字
一至六年級共2500個必寫字,許玉輝已刻好1700多個。
“在石磚上練字既可以讓孩子鞏固所學漢字,感受傳統書法的魅力,又可以讓傈僳族孩子學好漢字和普通話,還能在上面拓印拼接詩句等,在課堂以外有這樣一個平台加強學習,對學生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吳金鳳說。
許玉輝穿着當地少數民族服裝和學生在一起
支教一年,作為美術教師,許玉輝觀察到,山區的孩子有着獨特的一面,他們的求知欲非常強,美術基礎和城裡孩子一樣好,孩子們更善于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家鄉的贊美,以及對外部事物的美好想象。
于是,在美術課堂上,許玉輝融入更多讓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引導他們觀察怒江的山山水水、靈動的飛鳥、蘭花的色彩和生長姿态等,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為學生示範作畫技能,讓學生感受全新教學方式,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有效調動起他們對美術學科的熱愛,拿起畫筆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休息時,許玉輝也會背上畫闆走進大山,把怒江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用水墨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如傈僳族的千腳樓、貢山的獨龍牛、洛本卓白族懸崖村、丙中洛的霧裡村、稱杆虎跳峽、維拉壩幸福橋、魯掌大坪場、夢馬農莊等。
許玉輝還為大興地鎮中心校、卯照中心完小畫了大型壁畫《民族團結》和《雲南名花》,為邊疆民族地區學校,留下了絢麗的一筆。
許玉輝刻下“江海情”三個字,下面的拼音和四周是用刻壞了的鑽頭拼就的
在操場南側的一塊火山石上面,許玉輝特意刻下了“江海情”3個字,意思是怒江、珠海穿越2000公裡山水阻隔結出深厚的情誼……
内容來源 | 《中國教育報》2020年8月13日02版《村小裡刻下“江海情”—記廣東珠海派駐雲南怒江州格力小學支教教師許玉輝》
文 | 中國教育報記者 王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