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有不少優秀的詩詞作品,一般都認為紅樓夢的詩詞作品最為上乘,特别是曹雪芹能夠根據不同的人物個性量身定做,非一般作者可及。不過在其他的名著中也有不少佳作,例如昨天文章的《話說四大名著 水浒傳裡宋江做了一首詩笑話黃巢不丈夫》,說了宋江的一首反詩就頗有英雄氣概: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籲。他時若遂淩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今天說幾首西遊記裡面的詩詞作品。
一、海風吹不斷 江月照還依 出自李白的一首古風
在西遊記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有一段内容,描寫了猴子們第一次見到花果山水簾洞的情形: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湧濺........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呼弟呼兄, 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簾帷。
這首關于水簾洞的五律,對仗工整,格律嚴謹,對于瀑布的描寫生動貼切,不過讀起來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不錯,這首五律幾乎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化用。
李白《望廬山瀑布 》大概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唐詩了: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不過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其實有兩首詩,是李白五十歲左右隐居廬山時的作品,都被選入了《全唐詩》的第180卷。一首就是上面的七言絕句,另一首是下面的古風。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
欻如飛電來,隐若白虹起。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顔。
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西遊記》中的五律就是脫胎于李白的第二首《望廬山瀑布》
第一聯: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千尋,化用:挂流三百丈,噴壑數十裡;飛,化用:欻如飛電來;一派白虹起,明顯來自于:隐若白虹起。不過吳承恩巧妙地把李白地四句詩化為一副對聯: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
第二聯: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和李白的“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隻差了一個字。為了押韻,吳承恩把空改成了:依。
後二聯: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簾帷。第三聯還好,結尾有點平庸了。
二、吟秋借用了宋詩的警句
西遊記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禅心》中有一首吟秋的詩:
楓葉滿山紅,黃花耐晚風。老蟬吟漸懶,愁蟋思無窮。
荷破青绔扇,橙香金彈叢。可憐數行雁,點點遠排空。
其中颔聯“老蟬吟漸懶,愁蟋思無窮”出自宋艾性夫的五律《秋陰》:
老蟬吟漸懶,愁蚓思無窮。數點菊花雨,一溪茅屋風。
苔衣秋井綠,楓缬曉山紅。急索鹑裘補,寒先及老翁。
吳承恩的“愁蟋思無窮”,中仄仄平平,蟋(入聲字)、思都是仄聲。一溪茅屋風,中平平仄平,屋,也是仄聲(入聲)。
兩首詩都是吟秋的佳作,吳承恩五律中用了秋天常用的意象,每句用了一個:楓葉、黃花、蟬、蟋蟀、荷花、橙子、大雁,句句不離秋,最後一句以景收尾,後兩句寫的都是大雁。
艾性夫的《秋陰》也用了衆多的意象,區别是結尾有人文關懷。不過老街更喜歡吳承恩的結尾:可憐數行雁,點點遠排空。 艾性夫的詩我最喜歡的是這兩句:“數點菊花雨,一溪茅屋風。”
結束語
老街小時候讀西遊記一直都是關心孫悟空如何打妖怪,從來沒有注意到書中的詩,長大以後就沒有再仔細看過這本書。
西遊記第一章後面還有一首詩,寫的是孫悟空進入水簾洞後的感覺:
刮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這首詩就遜色一些 ,第一聯有點象打油詩了,後面也平平無奇,遠不如化用李白的那首五律。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真是天生的好句子。
@老街味道
話說四大名著 水浒傳裡宋江做了一首詩笑話黃巢不丈夫
古人作詩是先有句呢?還是先考慮押韻?
中國文學史上最霸氣的幾首詩詞,你認為哪一首最好?
拗體律詩最佳案例 李商隐這首五律很特别 8句中有3句變格或拗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