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一名考研男孩的視頻在網絡上廣為熱議,人們議論他的分數,欽佩他的決心,更是被他的經曆所感染。
男孩姓蔣(為保護個人隐私,稱他為蔣同學),四川人,與常人不同,他是一位聾啞人。
聾啞症分為先天和後天性兩種。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先天性一般是母體胚胎發育不全,患兒出生後會有明顯的耳部畸形又或是在胚胎發育時受到了病毒性感染和耳毒性藥物的治療,從而影響的聽覺系統。
後天性聾啞的原因很多,占據的比例也較大,但嬰幼兒時期的聾啞很難鑒定,年齡越小,越難鑒定。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嬰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成型期,嬰幼兒需要先“聆聽”,進行簡單的聽力刺激,嬰兒就會加以模仿;嬰幼兒的耳聾患者聽不到他人和自己的聲音,他們無法進行言語能力的模仿因而緻啞,‘十聾九啞’便是這麼來的。
‘聾啞’并不代表他完全聽不見,有的存在殘餘聽力,如果能及時發現,并佩戴健耳助聽器,或許能避免聽力退還;不過比起正常人,他們的人生确實會更加辛苦。
蔣同學的讀書之路非常艱難,因為聽不見,很難跟上課程;十幾年前科技并不發達,學業上的‘翻譯工作’隻能由母親代勞,母子兩人挑燈夜讀已經是家常便飯,不過努力得到了回報。
(圖片來源攝圖網)
他考上了長春大學,攻讀視覺專業,剛入校,他就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看着别人的歡聲笑語他也想融入進去,他有千言萬語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在無聲的寂靜中,有人回應他;這個人就是蔣同學的女友姜同學。
姜同學也是一位聽障人士,兩個人有着相同經曆,相互用手語溝通,從相知到相戀,兩人讀完了本科之後,又一同攻讀研究生。
蔣同學考了393分,而女友姜同學也考了373分,根據姜同學發文稱,兩個人準備考研的時候真的很不容易。
蔣同學一開始是不準備考研的,他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他的英語特别差,因為這件事也跟母親發生了一些争執,後來在母親以及女友的勸說下,這才開始備考。
(圖片來源攝圖網)
姜同學輔導他學習英語,同時報讀了培訓班,在培訓班兩人其實都聽不到,他們每次都要将上課的課程轉化為手語才能完成教學。
兩人都是大四的學生,一邊是備考、一邊是畢業設計,一般人都很難吃得消,他們比起常人要付出雙倍甚至更多的努力;蔣同學也試圖放棄,因為不想考研了,還跟女友吵了一架,女友的辛酸都化作了眼淚,看到女友十分委屈,他覺得自己必須咬牙堅持下來。
在考試結束之後,他預估自己最多隻有370分左右,看到393分的成績,他是又驚又喜,母親和女友都非常激動。
視頻發布出來之後,兩人的經曆引起了一陣熱議,因為有一些質疑聲,姜同學就出面替男友澄清,她講述了兩個人的故事,雖然自己為男友做了很多,但男友的母親從他出生起就陪在他身邊,她付出的心血更多,也更艱辛。
(圖片來源攝圖網)
聾啞是身體上的一大缺憾,但并不是絕症;如今科技發達,有些悲劇完全可以避免。
相關的數據表明,後天性聾啞比例更大,在這一部分群體中,也有父母會忽略兒童的聽力情況;科技正在彌補這點,新生兒一般在3~5天内就可以通過耳聲發射和自動聽性腦幹誘發反應來測試聽力。
如果新生兒存在聽力損失,就能通過來健耳助聽器門店配驗助聽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蝸(植入前也需要佩戴助聽器)來彌補聽力損失,隻要孩子們能‘聽’,他們就可以進行言語模仿,從而完成了‘說’。
(圖片來源網絡:健耳助聽器公司正在測試)
《黃帝内經》中雲: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這句話的意思是通過辨别一個人耳朵的好壞,就能知道一個人的身體情況,耳朵看起來隻是五官之一,但它卻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