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牛喘月】
釋義:吳:指吳地、吳國(江淮一帶);喘:喘氣。天氣炎熱,水牛怕熱,看到月亮誤以為是太陽,就害怕的喘起氣來。
後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故事梗概:
在晉武帝時,朝中有一位叫滿奮的大臣。此公生來有一個奇葩的毛病,就是懼怕吹冷風。怕到什麼成度呢?傳說一遇刮風下雨,就裡三層外三層地穿,又是縮脖子又是攏手,生怕捂得不嚴實。
滿奮很有學問,為人也謙和。晉武帝對他非常器重,經常召見他進宮商議國事,因而他也受到不少同僚的羨慕。
一個深秋的早晨,晉武帝派人宣滿奮入宮議事。到了宮中坐下,君臣二人就聊了起來。
滿奮擡頭看見宮殿用琉璃做的窗戶,锃明透亮,視若無物。
滿奮以為窗戶上啥也沒有,立刻吓得臉色蒼白,不禁發起抖來,好像外面的冷風已經從窗戶刮了進來,鑽到了他的衣服裡。
他心神不安的樣子很有趣,引得晉武帝哈哈大笑。
晉武帝告訴滿奮:“琉璃窗是根本不透風的。”
奮滿明白窗戶很嚴風根本刮不進來後,不好意思起來,紅着臉解釋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意思是我就像南方怕熱的水牛,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忍不住就喘起氣來了。”
網友們:看完這個故事對你有什麼啟示呢?僅從表面觀察事物能得知真相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立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