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熱播劇《少年派》中,看得最令人擰巴的就是林妙妙和媽媽王勝男的親子關系。
母女倆經常一言不合就起“戰争”,王勝男都不會好好跟女兒溝通,她的話刻薄、冷漠,缺乏溫情,令林妙妙煩感。
一直以來,王勝男對林妙妙管得太多、太嚴,以至于林妙妙在這種高壓之下,隻想逃。所以升入高中住校,她反倒像獲得自由的小鳥,求之不得。
可是,就算林妙妙住了校,等周末回家,母女倆幾天不見,還是一見面很快就又吵翻了天。母女倆的關系已經到了非常敏感的地步,林妙妙時刻防着媽媽把她怎麼樣似的,動不動就像一隻小刺猬,在媽媽面前豎起刺來保護自己。
事實上,林妙妙雖然有點刁鑽,但算不上頑劣的孩子。她和爸爸的關系就處得非常好。之所以跟媽媽關系不和,主要是王勝男的親子溝通方式有三點不妥:
刀子嘴豆腐心
不否認,她自然是最疼女兒的,但是明明心裡有愛,嘴上說出的話卻句句紮痛林妙妙的心。她這刀子嘴有多毒?聽聽林妙妙評價她的:“她就是個殺人不見血的女魔頭!”
愛挖苦人
林大為帶林妙妙在外面吃烤串回來,王勝男開始了她一貫的挖苦話風:“那麼髒的環境,那地溝油,你們怎麼下得了口?林妙妙,但凡有點自尊心,都不會哭着去吃串。”
愛打擊人
林妙妙考試沒考好,家長會上王勝男丢了臉。她聽說學習好的江天昊是妙妙的好朋友,就打擊林妙妙,說像她學習這樣差的人,誰會跟她做朋友,給人家提鞋都不配。
王勝男錯把批評、指責、挖苦、打擊、唠叨,當成了親子溝通的方式,母女關系怎麼能好呢?
2
戴爾·卡耐基說“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會出現交際的障礙,就是因為他們不懂的一個重要的原則:讓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缺少欣賞,一個勁打擊孩子的話,會讓親子溝通變成孩子讨厭的大人的自言自語。
電影《小孩不笨2》中有句經典台詞——
“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然後一邊進,一邊在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說了那麼多的話,為什麼就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雖然王勝男一見到林妙妙就說起來沒完沒了,但是林妙妙真正聽進去的根本沒有幾句。她根本就不願意聽媽媽說話。因為王勝男的話太不中聽了。隻會讓林妙妙感受到壓抑和打擊。
就像影片最後說的“在每一個小孩子裡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壞孩子,隻要喚醒他們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
避免打擊式和無謂的唠叨式溝通,多用贊許、欣賞、鼓勵的話與孩子交流,才會喚醒孩子心中的那個好孩子。
3
在心理學中,把接納視為溝通的先鋒。
無論我們身陷哪種不當的親子溝通陷阱,無一例外的是我們對于孩子的成長恐慌,無法坦然面對孩子的錯誤和不足。唯有真正接納了孩子,才能保持良好的溝通姿态,跟孩子進行平等、平和地溝通。
我們以什麼樣的态度和孩子溝通,決定了溝通的最終效果。也就是說,我們說話的态度和那些話一樣重要。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學會傾聽,傾聽孩子内心最真實的心聲。
阿黛爾·法伯在《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一書中提到“如果家長真正傾聽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達他們面臨的困境。有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我們能與他們産生共情。”
傾聽,能通達心靈,心靈觸動共情,共情引發交心的對話,交心的對話則粘合親密關系。
避免“王勝男式的溝通陷阱”,好好跟孩子說話,孩子才會聽。
親子溝通,不止是嘴巴與嘴巴,耳朵與耳朵之間的交流,更是一種心靈的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