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寫月夜憶舍弟是什麼時候

杜甫寫月夜憶舍弟是什麼時候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2 19:33:53
引言

今天小樓要精讀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這首詩是杜甫寫懷親詩中的經典名篇。

思親懷友,是古典詩歌中最常見的題材,題材常見,寫的人就多,要寫好這類詩,就要不落俗套,力避平庸。杜甫這首《月夜憶舍弟》,手法匠心獨運,語言出神入化,故能成為這類詩歌中的千古名篇。

這首詩中,最為人稱道的是颔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一聯對仗工整,用詞新奇,可謂是千古佳對,後面小樓會詳細分析。

杜甫寫月夜憶舍弟是什麼時候(為什麼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颔聯是千古佳對)1

通釋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杜甫的這首詩,寫于乾元二年(759),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史思明的叛軍還在黃河南北猖獗,西面還有吐蕃不時侵擾,杜甫棄官流寓秦州,他的四個弟弟,隻有杜占在他身邊,杜穎、杜觀、杜豐則散在河南山東等地。舍弟:家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戍鼓,戍樓夜時所擊禁鼓。斷人行,即宵禁戒嚴,禁止人外出。

邊秋,一作“秋邊”,邊境的秋天。秦州地處邊境,形勢緊張。

戍樓上的禁鼓敲響,大街上不再有人行走。在這邊塞的秋天裡,一隻也孤雁在悲鳴。

首聯點明時間、地點,以及戰亂的景象,已隐含着憶弟這情。大雁通常是成群飛行,古人常用“雁行”、“雁序”來喻兄弟,詩中,孤雁失群,讓人自然聯想到兄弟分散。

杜甫寫月夜憶舍弟是什麼時候(為什麼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颔聯是千古佳對)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今天适逢白露節,從今夜開始,秋露更加寒冷;月色照人,卻總不如故鄉的明朗。

颔聯點題。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天氣自此轉涼,早晨草上會凝結露水,故名。天氣越來越來冷,正應詩人内心凄涼的心情。月是故鄉明,是故鄉月明的倒裝,詩人不直言而倒裝,便在客觀實景的描寫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情感。天下之月,本無差别,詩人卻偏要說故鄉月最明,這明明是詩人的幻覺,這樣不合情理的表達,恰恰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微妙的心理。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無家,杜甫鞏縣老家毀于安史之亂。

我雖有四個弟弟,卻都被戰火分散,老家被毀,不知去何處打探他們的生死消息。

頸聯轉入思人。國破家亡,兄弟分散,“分散而有家,則誰死誰生,尚可從家中問知,現在是既分散而又無家,連死活都無問處,語極悲切”(蕭滌非《杜甫詩選注》)。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況乃,何況是。

想要寄去書信,卻難以送達,何況現在戰亂未息。

“無家”則寄書不達,何況戰亂未息,在這樣動亂的時代,兄弟之情猶為難得,尾聯家愁國難一起收束,含蓄蘊藏,無限深情。

杜甫寫月夜憶舍弟是什麼時候(為什麼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颔聯是千古佳對)3

賞析

一、全詩層次井然,結構嚴謹,情感深沉。

清人吳瞻泰在《杜詩提要》中評:“此情至之詩,而起承轉結,八面玲珑,則又無法不備,莫目為公率易之篇,未經錘煉也。”

首聯寫現實景象之凄涼,此詩落筆便是兵戈擾攘帶來的凄涼景象,大街上一個人都沒有,邊塞的雁鳴逗引着詩人的憶弟之情。

颔聯寫節氣時間之凄涼,節氣是白露,天氣會越來越冷,時間是夜裡,月色照人,他鄉之月,讓詩人思念故鄉之月。

前兩聯中,始終籠罩着一種凄涼的情緒,到了第三聯,這種情緒具體化為對家弟的思念。最後以寄書不達,戰亂未息收束。

詩以“戍鼓”起,以“未休兵”結,起結照應。因“未休兵”,所以要實行“戍鼓”宵禁,因“戍鼓”而“斷人行”,因“雁聲”“月明”而憶弟,因“分散”“無家”,而生死不明,寄書不達,全詩一句轉,承轉圓熟。

在我們刻闆印象中,杜甫總是老夫子的形象,總結得他詩中的情感不如李白那樣動人,其實杜甫詩中的情感,隻是不太顯露,細細品味,卻是極為深沉動人的。在這首詩中,如“月是故鄉明”那樣微妙的心理,以及“無家問死生”那樣沉痛的情至之語,都在告訴我們,杜甫是一個至情之人。

杜甫寫月夜憶舍弟是什麼時候(為什麼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颔聯是千古佳對)4

二、千古佳對

杜甫的這首《月夜憶舍弟》,颔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最為人稱道。

1)造語新奇

宋人王得臣《詩人玉屑》中說:杜子美善于用故事及常語,多離析或颠倒其句而用之,蓋如此則語崚而體健,意亦深穩矣(《麈史》)。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之類是也。

“露從今月白,月是故鄉明”本是從江淹的《别賦》中來,江淹《别賦》有雲:“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别,思心徘徊。”《别賦》本就是寫離别,翻入杜詩,與主題十分契合。杜甫将“明月白露”四字拆開,翻作兩句十字,将尋常之語離析倒裝用之,十分新奇,遂成妙絕古今的名句。

2)對仗極工。

格律詩要求颔聯要對仗,但對對仗的要求并不是十分嚴格,而這兩句詩的對仗,卻是十分工整。

“月”與“露”對,是以物對物,兩者都有清寒之意,“從”與“是”動詞相對,“今夜”與“故鄉”以時對地,還含有今昔之對比,"明"與“白”是事物的特性相對。

杜甫寫月夜憶舍弟是什麼時候(為什麼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颔聯是千古佳對)5

3)藝術美感。

詩并不是因為技巧高超就能成為千古佳句的,要成為千古佳句,必須是運用這些高超的技巧能産生美的藝術效果。

“露從今夜白”,本來就是表達今天就是白露的意思,但杜甫卻将兩字拆開颠倒,加入“從今夜”三字,這樣的表達有什麼好處呢?“從”字是一個動詞,它表達了一種變化,這樣寫就呈現了一個節氣變化的過程,還蘊含了天氣會越來越冷的意思,更能傳達杜甫凄涼的心境。

同樣,“月是故鄉明”,“是”是一個強調,有他鄉之月與故鄉之月的對比,空間的遷移讓詩境更加空闊,更能體現詩人内心微妙的心理。

杜甫通過詞語的拆分颠倒,表達的匠心獨運,呈現出了一個更為空闊清冷的詩意空間,讀之有一種獨特的藝術美感,故稱其為“千古佳對”,并非虛譽。

文 | 謝小樓

精讀《唐詩三百首》078:杜甫《月夜憶舍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