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應縣牧童

應縣牧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06 08:02:08

應縣牧童(牧童山西)1

應縣牧童(牧童山西)2

牧童

雷郭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山西汾酒不僅因杜牧一首詩脍炙人口,婦幼皆知。更有一位不知名的畫家繪畫的一幅栩栩如生,童趣十足,牧童騎牛圖畫,悠然自得,尤為傳神,讓汾酒真正達到了如詩如畫,超凡脫俗的境地。

我,很有可能與生俱來就和”牧童”二字有緣,因而和”酒家”便有了染。

一九七零年,七年制初中畢業,父親給我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給生産隊放羊。主要是因為我個子長的小,下地幹不了重活。後因大隊支部書記崔天松叔叔不同意未能如願。好像是命中注定,兩年後,大隊推薦我上學,陰差陽錯,錄取的學校卻是山西省畜牧獸醫學校。畢業後,順理成章地分配到了壺關縣黃山獸醫站工作。

奇巧的是,因工作需要,我在黨政部門轉悠了幾十年後,組織上給我安排的最後一個工作崗位是山西省農業廳,自然而然地分管上了畜牧獸醫工作。這不能說又是巧合吧。所以,我在省農業廳和幹部見面會上,很有趣地把我的“宿命”和地球為什麼說是圓的聯系起來,證明了起點就是終點的原理。

這樣的一種工作經曆,在機關幹部中,應當說是少而又少。正好和一位研究《周易》多年的資深學者所言,我天生就是個”牧童命”吻合了。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杜牧當年寫杏花村這首詩時,不知是怎麼回事,你問個“酒家”,問誰不行?偏偏要問個“牧童”。是因為你名字有個牧嗎?這一問,可到好,把好端端一個“牧童”娃娃,活生生地給扯到雲裡霧裡了。據說唐朝的詩人都愛喝個酒,喝醉了就寫詩,你四處雲遊,一溜煙似的跑了,卻讓杏花村小小的牧童,讓這汾酒給染指了。

記得我初學喝酒,并不是人強迫的。小時候,村裡不管誰家辦紅白喜事,都會辦酒席。平時買不起酒喝的人,就這時候能噌點酒喝。我就是這樣噌來噌去學會喝酒的。第一次噌喝的時候,就喝的很猛。一兩酒的大酒杯,張大嘴,閉住眼,一口就悶下肚了裡了。不可思議的是,一連幹了好幾杯。第一次喝酒,就喝醉了。迷迷糊糊聽我母親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如果第一次喝酒喝醉了,不接住再喝一次,這一輩子就不能喝酒了”。

我這人從小就愛撐個能。學喝酒就是要學會喝酒,喝一次就不能喝了,那還叫學喝酒?等我酒醒的差不多時,就又和當時一起喝酒的幾個小夥伴,接着又喝了一次。結果,不僅沒有感覺不舒服,甚至比喝前還爽快了好多。村裡人說,這叫“回頭酒”。還有更土的話叫,喝醉酒,緊接着再喝一次,透一透就好了。

萬事開頭難,喝酒也一樣。這一次喝酒後,以後喝酒便成為我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樂趣”。村裡小夥伴們經常愛打個賭,誰輸了,誰就請小夥伴們喝頓酒。喝酒離不開猜拳,沒酒喝的時候,常常用涼水頂替白酒,學猜拳。那個年代經濟短缺,生活也不富裕,就連一元錢一斤的紅薯幹就也很少有人能喝起。就等着村裡有人辦事噌喝。不少人都是逮住一頓就猛喝,一喝就多。這就是那個年代太行山區民間酒文化的一個縮影。

我爸爸最大方的一次,就是我被錄取上學的那件事。村裡從來就沒有人能上了大中專學校,這下我爸可在村裡露了臉了。請了村幹部請親戚,請了朋友請鄰居。村裡個别人還笑話他,不就是家裡出了個學獸醫的嗎?要真的出上個什麼官,還要飛到天上哩!老父親高興是真高興,其實也并沒花多少錢請客,就是一元錢的紅薯幹酒,炒點白菜土豆絲之類的下酒菜。

酒這個東西,還真是個好東西。在山西畜牧獸醫學校,就因為愛喝兩口酒,就叫上了一位終生友好的好朋友。那時這位同學的父親在縣裡供銷社上班,他每次放假返校時,都會帶幾瓶酒。喝的時候總忘不了和我一起享用。

參加工作被抽調到工作隊下鄉,更是因為愛喝兩盅酒,無論是和村幹部,還是村裡的群衆,很快就能混熟。

我有個小毛病,沒事就愛叫幾個朋友到家喝兩盅。往往是叫的朋友還沒喝好,自己就已喝倒了。老婆就開始叨叨,客人還沒喝好哩,你就醉了,那有這種請朋友的。我還狡辯說,自己不帶頭喝,怎麼能讓客人喝好。

單位親戚朋友家有事,我總愛參乎。朋友圈也随之大了起來。在縣畜牧局上班時,幾個能喝點小酒的鄉鎮獸醫站站長,都很喜歡我,他們隻要回到縣城,總少不了和我聚聚。尤其是是在縣委通訊組工作期間,下鄉采訪,接待上面新聞單位記者,我那點喝酒的功夫,還真排上了用場。我之所以一九八五年,晉東南地區實行市管縣改革,能調到晉城市委工作,除工作上積極上進,有所建樹外,不能說和當時上級領導到壺關下鄉,我招呼他們招呼的好沒有一點關系。

愛喝酒的人常常會出醜。怪不得古人說,壞事也從酒上壞,成事也從酒上成。說明酒是一把雙刃劍,把握不好度就容易把事給搞砸了。如酒後愛說大話,酒後愛說瘋話,酒後打架鬥毆,可以說是屢見不鮮。還有甚者,過度飲酒,丟了性命,酒後違紀,丟了烏紗帽。老祖宗把人的一生歸納為四個字:酒色氣财,酒字還放在了首位,就足以說明問題。

我這個人在喝酒上,隻能說沒出過大醜,教訓也還真不是沒有。喝酒把胃給喝壞,小小年紀就住過大醫院。去走親戚,酒後騎自行車回家路上摔倒,把手表丟在馬路邊,讓親戚給我找回來。最難忘記的一次,是我在省土地管理管理局工作,局裡個省電視台舉辦了為期一周的國土觀念教育電視文藝節目大獎賽。最後一晚總結聚餐時,和省電視台的主持人拼上了酒。樓上樓下,樓道、衛生間,醉倒了好幾個人。我也是其中喝多的一員。半夜醒來,實在難受的不行。心裡在埋怨老婆,怎麼就不趕快把我送去醫院。自己還說不出口,好歹這次沒出什麼事。

喝酒最講究的還是領導幹部。有的領導幹部一輩子一點酒都不沾,也照樣能當上高官,大多數是逢場做戲的多。一度時期,在幹部隊伍中酒風是不大正的。喝酒是極不平等的。下級對上級更是唯命是從。美名曰:公雞壓母雞,一級壓一級。我就這樣被壓過。都知道我還能喝一點,加上“工作需要”,被一位正部級,三位副部級,九位廳局級壓的,輸了一晚上液體,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在北京京西賓館和新華社記者見面,也丟過人。上去噌噌噌幾下,把幾位記者就喝多了,自己也醉成了一攤泥。

喝酒喝到恰到好處,是一位領導幹部高超領導藝術的體現。這樣上級領導高興,自己也高興。平時不敢大膽說的話,不敢大膽說的事,趁領導高興,該說的就說了,該辦的就辦了。長此以往,與領導的關系也就慢慢拉近了。

喝酒和脾氣性格有一定的關系。直性子的人,愛喝酒的人多。喝酒和人思維活躍度程度關系也非常大。我就屬于幾杯酒下肚,思維特别活躍,愛激動,有激情的那種人。詩人杜甫曰:“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可能就是這個意思。

喝酒的名堂也很多。喝酒的內涵也形形色色,林林總總。有慶功酒,壯行酒,生日酒,婚慶酒,接風酒等等。《水浒傳》武松打虎,不喝酒恐怕打不了,革命樣闆戲《紅燈記》李玉和被捕前,臨行前喝母親李奶奶的一碗酒,并說喝了母親這碗酒,什麼樣的酒都能對付。現實中,借酒消愁的人,也大有人在。也有人說,人生就像一杯酒,有喜也有愁。

從杜牧的“牧童”到“酒家”,說了這麼多,我沒有考證過,杜牧問的那位“牧童”會不會喝酒。我這位喝了大半輩子酒的“牧童”,會不會就是幾千年前杜牧問的那個“牧童”傳世的。杜牧酒後寫了不少名句醉詩。我酒後寫過不少被國家級報刊發表的優秀文章。在當地新聞界還小有名氣。從二零一五年到二零二零年,用五年時間,出版了本“醉書”叫:《雷人雷語》。害怕有人說三道四,便自圓其說的說:“因為姓雷,因為是人,就叫了雷人,不同的人說出來的話就叫不同的語,那麼,我說出來的話,自然就是雷語了”。聽聽,不是醉話,不是瘋話,是什麼?不過,我這位當今“牧童”,要告訴一下很久很久以前的“老杜牧”,現在的杏花村,已經不是當年那位“小牧童”遙指的那個杏花村了。過去的杏花村已變成了在全國全世界有名的“汾酒城”了。汾酒品牌享譽全球。你若有在天之靈的話,可抽空來山西再故地重遊,逛逛你當年寫詩的杏花村,今日的“汾酒城”。現在汾陽市市委書記郭紅波,是我的小老鄉壺關人。聽聽他給你講講杏花村的發展方略,你可能汾酒一喝,思如泉湧,留下更好的詩篇。

現在我已退休六年了。學了些管樂,做起了真正的“牧童”。經常跑到深山老林,和牧羊人在一起,對牛對羊吹吹笙箫。做做畜産品公益代言。和羊工牛工一起喝點小酒,悠哉悠哉。五年多時間,上台演演節目百餘場,裝扮的也是牧羊人。這就是我的“牧童”生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