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朝于成龍官職及品級介紹

清朝于成龍官職及品級介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20:48:44

于成龍橫跨明清,曆經三帝,三次考核為“卓異”,算得上是清朝官場的一個“異類”。他從基層的知縣做起,曆任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官至兩江總督,深受康熙贊賞和百姓愛戴,被譽為“天下廉吏第一”。

清朝于成龍官職及品級介紹(于成龍的非凡經曆)1

于成龍的祖上曾出仕明朝,他也曾在崇祯年間參與過科舉,但因看不慣科場的不良風氣,在考卷上痛陳時弊,結果考試成績不理想。後來,于成龍放棄了在明朝為官的機會,回家一邊照顧父母,一邊耕讀。受家風的感染,于成龍喜歡讀書,但講求實效,對當時流行于仕林的詞章之學不屑一顧。他曾說過:“為學之人隻要懂得大道理,然後埋頭苦幹,不愁達不到聖賢的高度”。後來,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這句話。

清朝于成龍官職及品級介紹(于成龍的非凡經曆)2

順治十八年,于成龍的父親已經去世。不知是受了傳統士大夫“學而優則仕”的影響,還是他本人有“出仕情節”,于成龍懷着“此行絕對不以解決溫飽為志向,發誓不昧無理之良心”的憧憬,帶着幾名随行人員,到邊遠的廣西羅城當縣令。

清朝于成龍官職及品級介紹(于成龍的非凡經曆)3

于成龍對破敗的環境沒有怨言,每天粗菜淡飯,宵衣旰食。為官一方,就要造福一方百姓,于成龍打起精神來處理各種政務。沒有實地調查就難以展開工作,他下基層體察百姓疾苦,了解民情。

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于成龍發現羅城的首要問題是安全,其次是吃飯問題,這兩個問題又相輔相成。安全是有吃飯的前提,吃飯是安全的保障。安全沒解決,人心不穩,大家甯願遠走他鄉也不願留下;沒有足夠數量的人口,生産也動員不起來,也就影響吃飯問題,也會進一步影響安全問題,百姓也難以安居樂業。

清朝于成龍官職及品級介紹(于成龍的非凡經曆)4

于是,于成龍以安全問題為切入點,采取“治亂世,用重典”的策略,在羅城建立了保甲制,聘用本地鄉裡人擔任保甲,嚴懲作奸犯科者,“嚴禁盜賊”。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羅城的治安環境煥然一新,境内盜賊消失得無影無蹤,在外逃難的鄉民也漸漸返鄉。

清朝于成龍官職及品級介紹(于成龍的非凡經曆)5

在解決安全問題的同時,于成龍也在恢複發展生産,他經常深入田地勸課農桑,深入第一線了解情況。百姓聽說于成龍來了,都會趕過來,或反應問題,或聊家長裡短,官民同樂,農閑時,于成龍會親自帶領鄉民建溝渠、修水庫、開荒地。他時刻沒忘記教育問題,修建學校以教化民衆,提高當地的教育水準。

清朝于成龍官職及品級介紹(于成龍的非凡經曆)6

過了幾年,于成龍被湖北巡撫所器重,升職為武昌知府。但此時“三藩之亂”爆發,許多清朝官員紛紛投誠吳三桂。于成龍不僅沒有投降,反而嚴厲打擊反賊。康熙十三年八月,于成龍出任黃州知府,在平定叛亂中立下功勞。幾年後,于成龍升任湖廣下江陸道道員。在福建任職,于成龍重新審理許多案件,也讓許多百姓的冤情得以大白于世。康熙十八年,于成龍升任布政使,福建巡撫還特地向朝廷舉薦他,稱他為“閩省廉能第一”。

清朝于成龍官職及品級介紹(于成龍的非凡經曆)7

康熙十九年,康熙破格提拔于成龍為直隸巡撫。第二年,康熙還親自召見于成龍,誇他為“今時清官第一”,并專門為他寫了一首詩。兩年不到,于成龍又升任兩江總督。

于成龍反對生活鋪張,提倡節約,數十年不改艱苦本色。在兩江總督任上,他帶頭吃粥,輔以青菜。這不是“作秀”給别人看,而是真的長久如此,百姓因此稱他為“于青菜”。

清朝于成龍官職及品級介紹(于成龍的非凡經曆)8

于成龍去世後,居室内隻有殘羹冷炙,幾件破衣服。百姓聞之無不痛哭流涕,康熙破例為其撰寫碑文。

秋媚說:于成龍是靠能力和官聲,從大清基層曆練出的封疆大吏。他是愛民如子的父母官,也是“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傳統士大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