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邦成功秘訣大全

劉邦成功秘訣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2:48:59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漢高祖 劉邦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戰中,一代枭雄西楚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結束了短暫的一生,同年,漢朝建立,此後延續四百餘年。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為項羽感到惋惜,也不恥于劉邦的卑鄙。年少時讀劉邦,總認為他是小人得志,然随着歲月漸長,人事變幻,我似乎漸漸讀懂了漢高祖劉邦,生逢亂世,哪有什麼非黑即白的公理正義,隻有強者才配談仁義,而弱者連生存都是問題,事實上是隻有活着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劉邦,不僅在亂世之中“苟活”下來了,而且在亂世之中野蠻生長,一步一步達到人生巅峰,實現理想抱負。細看曆史可以發現,他的成功并非偶然。

劉邦成功秘訣大全(劉邦的成功人生)1


  • 内心強大到無與倫比

希臘詩人卡贊紮基斯曾經說過:勇敢寓于靈魂之中,而不單憑一個強壯的軀體。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強大是精神世界的強大。劉邦現實中是平民出身,起點很低,但他從不會因為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作為一個青年人,他是上進的,曾一度崇拜“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以之為楷模。在繁華的鹹陽城内,秦始皇出遊,在左右山呼萬歲歌功頌德之際,卻出現了一個另類聲音:“大丈夫當如是耳”。這正是遠遠瞧見秦始皇巡遊車駕的劉邦,自然而然地從内心深處發出的感歎。相比項羽簡單粗暴的一句“彼可取而代之”,劉邦這句話顯得含蓄委婉卻不失豪情壯志,隐隐顯出帝王氣象。人們很難想象,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一個底層平民敢發出如此豪言壯語。劉邦也時常表現出無賴的一面,臉皮厚到無懈可擊。呂公和沛縣縣令是至交好友,他初到沛縣定居時,縣裡的官員、豪紳聽說以後,紛紛前來拜訪,大家一塊湊錢喝酒。在呂公的宴會上,主持接待工作的蕭何定下規矩,但凡出賀禮錢一千以上的,堂上坐;千錢以下的,堂下坐。這時,還是泗水亭長的劉邦(基層小公務員)來湊熱鬧了......,大喊道“賀錢一萬”。實際上劉邦此刻身無分文,《史記》中記載:“呂公大驚,起,迎之門”。接下來,在一頓白吃白喝之後,劉邦順帶迎娶了呂公的女兒呂雉。癞蛤蟆成功吃到了天鵝肉,解決了中年油膩老男人長期的單身問題。但是在此處,不能簡單地認為劉邦臉皮厚,是個騙吃騙喝的市井無賴。從另一個角度上,正好證明了他内心的強大,目标明确特立獨行,可以不在乎他人的任何評價。人生于世間,如身處荊棘,心不動則不傷,若心動,則傷其膚,痛其骨。玻璃心的人活在他人的臉色裡,而内心強大的人,面對一切外界評價能夠做到八風不動。


  • 善抓機遇,順勢而為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人一生之成敗,不僅靠自身努力,外在環境和條件也非常關鍵。儒家講天命,佛家講機緣,道家講運勢,都是一樣的道理。《鬼谷子》裡有一句話:“世無可抵,則深隐而待時 ;時有可抵,則為之謀”。大緻意思是:“對付不了世上的事情時要躲起來,等待機會;等到機會成熟了,就可以開始謀劃了。”智者根據現實環境條件,審時度勢,抓住機遇以達成目的。

劉邦成功秘訣大全(劉邦的成功人生)2

秦朝末年,泗水亭長劉邦接到任務,負責押送徭役前往鹹陽修建骊山陵墓,限期到達。接到這個燙手山芋後,劉邦帶領一行人啟程了,但是沒走幾天,陸陸續續逃走了很多人,且路上連續幾天下着大雨,按照秦國法律,不管是少了人還是誤了期限都是死罪,在人員缺少且無法按期到達的情況下,劉邦審時度勢,索性将所有人都放了,此舉不僅解救了民夫,籠絡了人心,還赢得了道義,被解救的一行人決心跟随他。經過内心反複思想鬥争後,他借此機會斬白蛇起義,從此以後,他的人生沒有坦途更沒有退路,要麼功成名就,要麼兵敗被殺,甚至連回沛縣種地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劉邦深知自己一路走過來的不容易,公元前206年,劉邦大軍進入鹹陽,入住秦宮。面對珍寶、财物、美女無數,一向貪财好色的劉邦此次并沒有任性妄為,很快,理智還是戰勝的欲望,他一改往日作風,财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抓住機會展現自己,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從而深得民心,自此沛公仁名遠播。《三國演義》中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時有一段很經典的話,“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隐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隐則潛伏于波濤之内。”劉邦就是這樣的一條龍,他開始起義時已經48歲,建國稱帝時已經54歲,在機遇未到時他一直在鋪墊和隐忍,在機遇到來時毫不猶豫。


  • 有格局,會用人

一個人的出身決定起點,而格局決定頂點。劉邦手下,文有謀士張良、蕭何、陳平等人,武有樊哙,曹參、夏侯嬰、韓信等人,這些人雖然聚集在劉邦麾下,并非他們不如劉邦,他們各有所長,個個都是人才。但這些人隻有到了劉邦手裡,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史記高祖本紀》載,上(劉邦)問曰:“如我能将幾何?”信(韓信)曰:“陛下不過能将十萬。”上曰:“于君如何?”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這段話的大意是,劉邦和韓信對話,劉邦問道:“像我自己,能帶多少士兵?”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帶十萬人。”劉邦說:“那對你來說呢?”韓信:“像我,越多越好。”劉邦笑道:“統帥士兵得越多越好,那(你)為什麼被我捉住?”韓信說:“陛下不善于帶兵,但善于統領将領。這就是韓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作為領導者,不必強于下屬,而是要有格局,善于團結各種力量,他恰恰能夠做到這一點,這也是最重要的。


劉邦,他開創了四百餘年的大漢王朝,在史書上留下了自己的故事,他的名字随着豐功偉績彪炳史冊,但他的身上,同時不可避免帶有作為一個底層農民的局限性,他的市井無賴,同樣也至今為人诟病,對于整個人類曆史長河而言,人人皆過客,他終究也隻是曆史的一粒塵埃,是非功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終難定論。但是作為底層人物逆襲的成功典範,他的成長史是十分勵志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