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天下之大竟無我容身之處

天下之大竟無我容身之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9:34:08

天下之大竟無我容身之處?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譯】君子因追求執著而有終身的憂慮,卻因心胸寬廣而不為眼前的小事煩惱,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天下之大竟無我容身之處?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天下之大竟無我容身之處(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1

天下之大竟無我容身之處

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

【譯】君子因追求執著而有終身的憂慮,卻因心胸寬廣而不為眼前的小事煩惱。

【評論】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君子的憂慮,在于國家和民衆,而非在于自己。他能夠因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感到憂愁,為江山社稷時刻牽挂,卻不會為自己的小事而煩惱。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堪當大任,為國家和社稷分憂解困。君子的胸懷,寬廣深遠,能夠容納任何意見和進言,他們不會因為别人為他們指出錯誤而耿耿于懷。

《引申故事》魏太武拓跋焘是北魏的第三個皇帝,他派崔浩帶領幾個文人編寫魏國的曆史。太武帝叮囑他們,寫國史一定要根據實錄。

崔浩等人按皇帝的要求,采集了魏國上代的資料,編寫了一本魏國的國史。當時,皇帝要編國史的目的,本來隻是留給皇室後代看的。崔浩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卻出心裁地把國史刻在石碑上,還把石碑豎在郊外祭天壇前的大路兩旁。

國史裡記載的确是史實,但是北魏統治者的祖先——鮮卑族的拓跋部,是當時的東北遊牧部落,當時他們的文化還是十分落後,不懂什麼禮節。崔浩等人将這些也如實寫入國史,刻在石碑上,有些事情在漢族人看來,是不體面的。故而,過路的人看了石碑,議論紛紛。尤其是鮮卑貴族們争相以此為借口,向拓跋焘說崔浩的壞話,認為這是暴揚國醜。

魏太武帝得知後,也認為催浩等人這麼做,是存心揭朝廷的醜事,一怒之下,便命令把寫國史的人統統抓起來查辦。

參加編寫的高允是太子拓跋浚的老師。太子得到皇帝要抓捕寫國史的大臣的消息,立即把高允找到東宮,對他說;“我陪您朝見皇上,如果皇上問您,您隻能照我的意思答話,别的什麼也别說。”

高允已經知道了這件事,第二天就跟随太子一起上朝。太子先上殿見了太武帝,說;“高允這個人向來小心謹慎,而且地位比較低。國史案件全是崔浩的事,請陛下免了高允的罪吧。”

魏太武帝召高允進去,問他說;“國史都是崔浩寫的嗎?”

高允老老實實地回答說;“不,崔浩管的事多,隻抓個綱要。具體内容,都是我和别的同僚編寫的。”

魏太武帝又追問高允;“是這樣的嗎?”

高允說;“我犯了罪,怎麼還敢欺騙陛下。太子剛才這樣說,不過是想救我的命。”

魏太武帝看到高允這樣誠實,不但赦免了他,還命他起草一道诏書,說崔浩誣蔑朝廷,判滿門抄斬。

後來太子即位,是為文成帝。

高允喜歡直言勸谏,朝廷有不恰當的事情,高允就向皇帝直言,文成帝常常屏退左右等待他。有時從早到晚相談,有時接連幾日不出門,群臣都不知道他們說的内容。高允說話有時言辭激烈,切中要害,文成帝聽不下去時,就命令左右侍從把高允攙扶出去,但始終對高允很器重。高允前後經曆五帝,曆任要職達五十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