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啥叫梨園戲曲

為啥叫梨園戲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9:58:14
梨園戲的簡介

梨園戲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之。梨園戲發源于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并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 梨園戲廣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台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為啥叫梨園戲曲(5分鐘搞懂梨園戲)1

梨園戲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戲劇目和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随即在漳州、廈門地區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社日益減少,範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梨園戲的發展曆史

梨園戲,流行于閩南方言區的泉州、漳州及台灣省,遠至粵東潮、汕地區,并傳入東南亞許多華僑旅居國。

與浙江的南戲并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曆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

為啥叫梨園戲曲(5分鐘搞懂梨園戲)2

孕育于福建省泉州,流行于晉江、龍溪地區及廈門、台灣省閩南方言區域。東南亞各國華僑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動。梨園戲曆史比較悠久,至今尚保留 梨園戲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系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腳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繡箧》、《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為啥叫梨園戲曲(5分鐘搞懂梨園戲)3

“南戲始于宋光宗朝”(明·徐渭《南詞叙錄》)。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以後,閩南地區出現了“優戲”。紹定年間(1228~1233年),朱熹的學生真德秀第二次知泉州時,曾頒布“禁戲”與“莫看百戲”的“勸農文”。說明“南曲戲文”已在泉州地區流行。

梨園戲的藝術特點

一、角色行當

梨園戲有7個角色行當的表演體制。角色行當有生、旦、淨、醜、貼、外、末7個。由于大梨園“上路”、“下南”和小梨園“七子班”三個流派劇目所表現的人物各有側重,因此各有重點,所謂“四大柱”,分别是:

“上路”:生、大旦、淨、醜。

“下南”:淨、醜、末、外。

“七子班”:生、旦(大旦)、貼(小旦)、醜。

為啥叫梨園戲曲(5分鐘搞懂梨園戲)4

生:按人物的身份及性格特征又分為:紗帽生(又稱官生)、破衫生(又稱窮生)、生巾生(又稱文生)、小角生等。

旦:大梨園可分為大旦、二旦和小旦,大旦唱做并重,二旦活潑輕巧,小旦聰明伶俐。小梨園隻有大旦,小旦戲由貼扮。

為啥叫梨園戲曲(5分鐘搞懂梨園戲)5

淨:大梨園可分為:打面(又稱豎眉),臉譜是白底用黑色勾勒的反面人物。白須,挂白髯口不勾臉的老生戲,但性格诙諧風趣或老朽昏庸的人物。

醜:有男、女醜。分為袍帶醜、家婆醜、奴才醜、粗娴醜和烏巾醜。

二、唱腔

梨園戲的結構形式為曲牌體,唱腔牌現存200多支,不少曲牌至今仍沿用唐、宋古曲牌名,如[摩诃兜勒]、[長相思]、[霓裳羽衣曲]、[梁州序]、[甘州歌]、[太子遊四門]、[薄媚]、[鵲踏枝]、[陽春曲]等。唱腔曲牌以“滾門”歸類,即将宮調、節拍相同、樂曲結構相類似的曲牌歸類,現存的滾門有“二調”、“長滾”、“中滾”、“短滾”、“中寡”、“大倍”、“小倍”、“寡北”、“長潮”、“中潮”、“錦闆”、“中倍”和“倍工”。每個滾門包含曲牌三四支到二三十支不等

為啥叫梨園戲曲(5分鐘搞懂梨園戲)6

調式有宮、商、角、徵、羽五種。宮、羽、商調式用得最多;角、徵調式用得最少。音階有古音階、新音階和清商音階三種形式,一般為七聲音階,以古音階為主。

唱詞多為長短句形式,曲韻屬古中州韻,用泉州話演唱。語言聲調分七聲,即除去聲外,平、上、入三聲分陰、陽。男女同腔同調,本嗓發聲。

為啥叫梨園戲曲(5分鐘搞懂梨園戲)7

移宮、犯調、集曲等手法在梨園戲唱腔中頗為多見,保留不少南戲的音樂特點,如套曲的形式。

梨園戲的代表曲目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梨園戲不但以曆史悠久 聞名遐迩 ,更以保存着大量的南戲劇目而赢得"活化石"之美譽。據統計,僅以上47個劇目中,屬于宋元南戲的就有26種。

為啥叫梨園戲曲(5分鐘搞懂梨園戲)8

下南戲包含有13個劇目:《蘇秦》、《梁灏》、《呂蒙正》、《範雎》、《文武生》、《嶽霖》、《劉秀》、《劉永》、《劉大本》、《周德武》、《周懷魯》、《百裡奚》與《鄭元和》。

為啥叫梨園戲曲(5分鐘搞懂梨園戲)9

上路戲包含有18個劇目:《蘇秦》、《蘇英》、《程鵬舉》、《朱文》、《朱壽昌》、《朱買臣》、《尹弘義》、《劉文龍》、《林招得》、《姜明道》、《曹彬》、《楊六使》、《王魁》、《王祥》、《王十朋》、《趙盾》、《孫榮》與《蔡伯喈》。 小梨園有16個劇目:《陳三五娘》、《呂蒙正》、《高文舉》、《朱弁》、《韓國華》、《劉知遠》、《蔣世隆》、《郭華》、《葛希亮》、《楊文廣》、《西祁山》、《宋祁》、《江中立》、《王昭君》、《田淑培》和《崔杼》。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