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四川種植羊肚菌

四川種植羊肚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4:30:39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川觀新聞記者 史曉露

隆冬時節,甘肅河西走廊的大地一片蕭索、白雪皚皚。但在古浪縣黃花灘鎮幸福新村,中科院西北生态環境資源研究院幹旱區鹽漬化研究站副站長張生銀一早鑽進大棚,喜不自禁,一朵朵羊肚菌正破“土”而出,撐開褐色的“小傘”,沙漠砂中長出羊肚菌,他還是頭一回見到。

四川種植羊肚菌(四川農業專家在沙漠地區種出羊肚菌)1

和他一樣興奮的還有四川省農科院的農業專家。“我們的想法變成了現實。”12月28日,四川省農科院四川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員譚昊激動地說,“事實證明,用沙漠砂代替土壤栽培羊肚菌的想法是可行的,這将節約大量優質耕地。”

羊肚菌屬于名貴食用菌,單斤售價可達100元以上。由于利潤可觀,近年來,栽培面積不斷擴大。不過,目前的羊肚菌主要栽培在有機質含量豐富的肥沃土壤裡。

為了避免羊肚菌與糧油作物争奪耕地,譚昊博士和團隊一直在探索,能否開發利用有機質含量較少的沙漠化或半沙漠化土地種植羊肚菌。

四川種植羊肚菌(四川農業專家在沙漠地區種出羊肚菌)2

“在前期研究中我們發現,羊肚菌出菇所需的有機質主要來自外源營養袋而不是土壤,腐殖質不是供應羊肚菌出菇的主要營養。根據這個理論,有機質含量極低的沙漠砂具備用作羊肚菌栽培的條件。”譚昊說,以此為前提,他們用沙漠砂作為羊肚菌栽培基質進行了小規模試驗,結果取得了良好的出菇效果,折合畝産達480公斤,且産量高于羊肚菌栽培産業的平均水平。

四川種植羊肚菌(四川農業專家在沙漠地區種出羊肚菌)3

今年,譚昊團隊又與中科院西北生态環境資源研究院幹旱區鹽漬化研究站合作,進一步擴大試驗規模。他們在甘肅古浪縣和景泰縣的沙漠及半沙漠化土壤試驗示範了24畝羊肚菌。

在沙漠地區種植羊肚菌,要克服的一大困難就是維持羊肚菌生長所需的濕度。“沙漠地區氣候幹燥,起初,大家心裡都沒底。”譚昊說,最後他們利用多通道物聯網實時監測技術,建立了羊肚菌栽培的生态環境參數,通過對田間條件精準控制,輔以覆膜等技術手段,最終保持了羊肚菌所需的濕潤環境。

“今年我們首次将沙漠砂轉運到大棚裡種植羊肚菌。”景泰縣草窩灘鎮西和村村民張生博說,今年是他種植羊肚菌的第四個年頭,該村屬于半沙漠化地區,土壤偏弱堿性适宜羊肚菌生長,前幾年他利用沙壤土種植了20餘畝羊肚菌,但技術不成熟,畝産隻有100公斤。今年他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第一次實現了高産,畝産達到300公斤。

四川種植羊肚菌(四川農業專家在沙漠地區種出羊肚菌)4

利用沙漠砂種植羊肚菌,也更加綠色生态。“和肥沃的土壤相比,沙漠砂沒有雜菌和蟲卵,可以避免病蟲害,種植過程中不噴農藥。”譚昊說,經過實驗檢測,他們還發現羊肚菌還能增加沙漠砂有機質含量、提升沙漠砂的肥力。

眼下,古浪縣黃花灘鎮和景泰縣草窩灘鎮試驗示範的24畝羊肚菌均獲豐收,且出菇較為穩定。“10月初播種,2個月就順利出菇,最近羊肚菌鮮菇市場價達170元/斤。”張生銀說,西北荒漠化地區能種植的經濟作物十分有限,羊肚菌種植周期短、經濟價值高,将成為一項富民産業。最近,周邊多個縣市都有意發展沙漠羊肚菌産業。

“廣袤沙漠,地廣人稀,如果能夠合理開發利用,很有價值。”四川農業大學資源學院黨委書記、教授陳強表示,不過,沙漠地區的農業設施投入成本高,未來加大推廣需要考慮綜合效益,特别是如何在寒冷的天氣條件下實現穩産高産。

(受訪者供圖)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