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體各關節位置名稱及圖

人體各關節位置名稱及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21:13:25

黑鍋緻力于骨關節相關疾病科普,前一段時間的全部内容基本圍繞膝關節來科普的,從今天開始到後面的科普主要講一講人體髋關節及髋關節置換手術的相關知識。

這篇文章主要科普的是人體髋關節的基本解剖結構,為方便讀者對後續文章的理解。

髋關節,是人體的第二大負重關節,僅次于人體的膝關節。

它是一個位于腿和骨盆交界處的球窩關節。大腿骨的圓形頭部形成一個球,這個球與髋臼窩(骨盆中的杯狀窩)相吻合。關節窩内的韌帶将球連接到關節窩處,為關節提供極大的穩定性。

由于股骨頭和髋臼之間的匹配密切,以及關節周圍強壯的韌帶和肌肉的保護,一般情況下,髋關節的穩定性通常是非常堅固的。

人體各關節位置名稱及圖(關于人體的第二大負重關節)1

髋關節的各個不同的組件,都有助于髋關節的良好活動。

任何單個部件的損壞都會對關節的運動範圍和承受重量的能力産生負面影響。

就比如說,骨科最常見的關節退行性病變或創傷,會導緻髋關節周圍骨質受到影響,患者因此有可能需要行全髋關節置換、部分髋關節置換或髋關節表面置換手術。

1、髋關節的骨頭

股骨就是人類大腿的那塊骨頭,它是人體最大的一塊骨頭。

股骨頂部是一個圓形突出物,與骨盆相連。這部分稱為股骨頭。

股骨頂部附近還有另外兩個突出物,稱為大轉子和小轉子,它們分别與參與髋關節運動的多條肌肉相連。

人體各關節位置名稱及圖(關于人體的第二大負重關節)2

髋臼是骨盆内的一個凹區,股骨頭正好與之相吻合。骨盆是一系列的骨頭組合而成,前面由兩側的恥骨連接,後面由四個融合的低位脊椎骨(骶骨)連接。骶髂關節位于骶骨與骨盆交界處。

股骨頭和髋臼的骨表面有一層光滑耐磨的關節軟骨,其作用是緩沖骨頭末端的撞擊,使運動平穩。

人體各關節位置名稱及圖(關于人體的第二大負重關節)3

2、髋關節囊或關節窩

當骨科醫生描述髋關節周圍的結構時,你可能會聽到他們在讨論關節囊或關節窩。

關節囊是圍繞整個關節的一層厚厚的韌帶結構。

在關節囊内,髋關節表面覆蓋着一層稱為滑膜的薄層組織。這層滑膜起着滋養和潤滑關節的作用。

人體各關節位置名稱及圖(關于人體的第二大負重關節)4

3、韌帶

如上所述,髋關節的穩定性與它的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密切相關。髋關節最常見、發揮重要作用的韌帶是:

髂股韌帶,連接骨盆和股骨在關節前方。它可以防止臀部過度伸展。

恥股韌帶,它連接骨盆最前端的部分,也就是恥骨和股骨。

坐股韌帶,連接坐骨(骨盆的最低部分)和股骨兩個轉子之間。

說多了,你們可能也很難理解,看下下面這個圖,隻要知道這些強韌的韌帶,維持了髋關節的一個穩定性,就夠了!

人體各關節位置名稱及圖(關于人體的第二大負重關節)5

4、盂唇

盂唇是環繞髋臼外側的一層圓形軟骨,有效地使髋臼窩更深,為關節提供更多的穩定性,因為形狀像嘴唇吧,因而得名。盂唇的撕裂是一種常見的髋關節損傷。

人體各關節位置名稱及圖(關于人體的第二大負重關節)6

5、肌肉群

髋關節周圍的各條肌肉連接或者覆蓋于髋關節表面,使髋關節産生各種運動以滿足人類需求。

臀肌:顧名思義,指的是臀部的肌肉。臀肌(臀大肌、臀小肌和臀中肌)是連接在骨盆後部并插入股骨大轉子的三塊肌肉。

人體各關節位置名稱及圖(關于人體的第二大負重關節)7

股四頭肌:股四頭肌(指股外側肌、股内側肌、股中間肌和股直肌這四塊肌肉)位于股骨前方。這四條肌肉都附着在胫骨上。股直肌起源于髂骨前部。另外三個股四頭肌圍繞着股骨大轉子,就在大轉子的下方。

人體各關節位置名稱及圖(關于人體的第二大負重關節)8

髂腰肌:這是主要的髋屈肌。髂腰肌的三個部分連接脊柱下部和骨盆,然後穿過關節進入股骨小轉子。主要保證人類能夠屈曲髋關節,就像下圖一樣。

人體各關節位置名稱及圖(關于人體的第二大負重關節)9

6、總結

本文入門科普了髋關節周圍的骨頭、韌帶、肌肉等基本解剖結構,旨在方便讀者為黑鍋後續一系列文章的閱讀,我們要知道髋關節具有非常複雜的解剖結構,因此跟着黑鍋慢慢走近髋關節的世界吧!關愛關節,從我做起。

關于今天的話題,你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如果還有什麼其他想了解的話題,也可以告訴我們。寫文不易,快快收藏轉發給需要的那個TA吧!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小黑鍋說科普##清風計劃##健康知識##我的門診故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