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最為重要的節日,春節有着豐富多彩的習俗。當然在不同的時空中習俗也是有所差别的,但其中的正月初一拜年習俗卻是各地人們約定俗成的,拜年習俗有何演變過程,為何現代社會拜年習俗愈發淡薄,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一、拜年的起源與曆史變遷談及拜年,必然要提及春節,作為一個萌芽于先秦三代、确定于兩漢魏晉、成熟于隋唐時期的中國人最為重要的節日,春節及其習俗已經成為了中華文化的符号與象征。它與神龍、長城、兵馬俑等在數千年的曆史發展過程中早已融彙成為中國人民的一種信仰,是東方文明的重要标志。
與春節一樣,長城是東方文明的重要象征
春節擁有衆多的習俗,自年前的大掃除、放鞭炮、祭祀祖先到除夕夜的守歲與團聚都是镌刻在每個人心中不可磨滅的春節的重要符号,而拜年則是在新年的第一天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活動。
關于拜年習俗的起源,據記載,最早的拜年是因為大年三十的人們為了躲避年獸的襲擾而選擇躲在家中,直到大年初一早上才開門互相拜訪以恭賀新春并慶賀沒有被年吃掉。拜年在古時的原有含義為晚輩向長者拜賀新年,要獻以身體健康,福如東海的祝福,當然遇到同輩親友也要相互祝賀。
春節諸多習俗的由來原因---年獸
拜年最早出現在什麼時代呢?據史料記載,早在南北朝時期,親族之間便會在大年初一這一天互相祝賀,有時人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進屠蘇酒。”其意思是說在正月初一這一天呢,無論是長者還是晚輩都要整理衣服和帽子,晚輩要按次序向長者進椒柏酒和屠蘇酒。從此文中更可以清楚的了解南北朝時期親族之間拜年的規矩。明清時期的親族拜年則又增添了“團拜”的形式,所謂的團拜在早期原指親朋好友之間相互團聚,以進祝賀,在清代發展成為了各地同鄉同年官僚于正月間舉行的聚會慶賀活動。
晚輩向長輩進的屠蘇酒
而社交性質的拜年則興起于唐代,興盛于宋代。在宋代呢,人們拜年時要互相送貼緻賀,這也是中國早期的賀年卡,自此相互送貼的習慣一直持續到清代。在著名的描寫北宋時期開封府盛況的《東京夢華錄》中便寫道:“年節,開封府放關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但此時的社交性質的拜年僅僅是各府令仆人以名帖相互投遞,士紳本人并不出門相互拜訪,至明清時期始有變化,但大多流于形式。
宋代人們拜年不進門,流行“飛貼”
二:拜年進行時,以農村拜年為例在許多人的腦海中還存有在農村時拜年的記憶。首先是除夕夜零點後的家庭内部的拜年,一般由孩童向父母以及祖父母進行拜年祝賀,而父母也會在孩童拜完年後給他們以紅包作為新春祝福。在天還蒙蒙亮的初一清晨,各個家庭便會穿上新衣服走出家門,向街坊四鄰與本家族内的各家進行串門拜年活動,目的是展示新一年的勤勞,祈禱着勤勞收獲好年景。
人們在路上相遇時晚輩亦要向長輩拜年,并要請長輩先走表示尊敬。而德高望重或者因年邁無法走動的老人則不需要出門拜年,隻需在家中等候晚輩上門進行拜訪祝賀即可,未出嫁的女子也不走出家門拜年,而在家陪伴年長的老人。初一之後的日子裡人們則要去姥姥家等親戚家進行拜訪,初二的女兒女婿給丈母娘和丈母爺拜年則是拜年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過程。這一天嶽父嶽母要準備豐厚的食物以招待女兒女婿等客人。而老人們雖然不需要在初一這一天進行拜年,但也會在初三過後出門相互走動問候,以相互表達對彼此的祝福。
長輩給晚輩壓歲錢
從整個拜年活動中,尊老愛幼是拜年活動的主線,尤其注重晚輩對長者的尊敬與祝賀,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方面,講究長幼有序,親疏有别。但無論如何,拜年都是中國人寄托對先祖的思念和對表達家中長者尊敬和祝願的美好活動,孝文化貫穿于拜年始終,這是我們應該繼承的優良的傳統文化。
正月初一人們的拜年活動
文史君說餘光中在其著名詩篇《鄉愁》中寫道:“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它表達了人們對故鄉的懷念和對往日時光匆匆逝去的感傷。而傳統拜年活動對于許多離開家鄉前往城市“尋夢”的年輕人來說,也逐漸的化為腦海中的美好記憶。時代的變遷使得拜年習俗在當今社會的許多地區已經逐漸簡化。而這也反映着當今時代農村與城市之間的鴻溝依舊巨大,城市邊緣仿佛樹立了一道無形的牆壁,既阻隔了鄉愁,亦阻隔了中國的衆多傳統習俗。而這也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即鄉愁猶在,故鄉以及習俗卻早已離我們遠去。
參考文獻:王萍萍:《“拜年”節俗的曆史變遷與現代傳承》,《美與時代》2009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劉越)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