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鏡成像作圖
如圖MN表示平面鏡,AB表示鏡前的物體,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圖
步驟:
第一步:分别過A、B點做垂直于平面鏡的垂線(用虛線表示);
第二步:在垂線和平面鏡的相交處标出直角;
第三步:在平面鏡的另一側找到A′點,使A′點到平面鏡的距離和A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同理找B’。
第四步:連接A′、B′畫虛像(用虛線)。如下圖所示:
要點诠釋:
1、 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無論鏡子大小,都能使物體形成一個完整的且與物體等大的像。鏡子的大小隻能影響觀察到的像的範圍。比如在刷牙的時候,我們是看不到鏡子中自己的鞋子的,但是鞋子的像依舊存在,當我們适當調整位置的時候,依舊能看到鞋子在鏡子裡的像的。(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哦)
2、站在平面鏡前的人,向平面鏡走近時,人們往往以為像“變大”了,其實改變的是視角,視角大感覺看到的物體就大。實際上像的大小一直和物體一樣大。
如圖:甲、乙中樹是一樣大的,但是甲圖中的人感覺樹更大些。(因為視角更大,而不是樹變大了)
比如:我們看遠處天空中的飛機的時候,感覺飛機很小(視角很小)。當我們在飛機場準備登機的時候,看到飛機感覺很大。這是一樣的道理。
要點三、虛像
平面鏡形成得像是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線射到平面鏡上發生反射,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的。并不是實際光線會聚形成的,所以平面鏡成的像隻能用眼睛看到,無法用光屏承接,是虛像。
要點诠釋:
1、實像:物體發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經過光學儀器後,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實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觀察。如小孔成的像、一倍焦距外的凸透鏡成像。
2、虛像:從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經過光學儀器後,進入人眼的光線反向延長找到交點确定為物體的像。虛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承接隻能用眼睛看到,如平面鏡成的像、折射成像等
平面鏡成像作圖和實像、虛像的概念區分,你都學會了嗎?
讨論環節:
1、平面鏡成像特點是什麼?
2、感謝關注、評論、收藏、轉發。有任何物理學上的問題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争取日更,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