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022年歐元區前三季度gdp數據

2022年歐元區前三季度gdp數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4:51:11

2022年歐元區前三季度gdp數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施詩上海報道

海關總署: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10.1%

,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2022年歐元區前三季度gdp數據?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2022年歐元區前三季度gdp數據(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10.1)1

2022年歐元區前三季度gdp數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施詩上海報道

海關總署: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10.1%

海關總署今天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7.3萬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10.1%。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71萬億元,同比增長8.6%。如何解讀8月的外貿數據?預計後續走勢如何?我們來連線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

我國對東盟、歐盟進出口維持較高增速

鄭後成:8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錄得7.10%,較前值大幅下行10.90個百分點。8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面臨的利空因素有兩點。第一,8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大幅下行并逼近榮枯線,與此同時,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新訂單連續2個月位于榮枯線之下,并在榮枯線之下持續下探,預示全球需求進入收縮狀态,利空8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第二,2021年同期基數上行一定幅度,利空8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8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面臨的利多因素也有兩點。第一,8月CRB指數當月同比較前值小幅上行,對8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形成邊際利多。第二,在4-7月連續貶值的基礎上,8月人民币彙率繼續貶值,利多出口金額當月同比。

從貿易夥伴來看,8月我國對東盟、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維持了較高增速;從産品結構來看,8月未鍛造的銅及銅材進口數量不僅保持高速增長,而且創2020年11月以來新高,8月汽車和汽車底盤進口數量時隔12個月重返正增長區間。

9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或承壓

鄭後成:展望9月,在傑克遜霍爾年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發言具有較強的“鷹派”色彩,預計9月美聯儲大概率繼續加息75個基點,此外,8月歐元區CPI當月同比錄得9.10%,創1997年1月有數據記錄以來新高,預計歐洲央行大概率大幅度加息,在此背景下,我們認為9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大概率繼續承壓下行并跌破榮枯線,利空9月CRB指數當月同比,在數量與價格兩個角度對9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形成利空。基數方面,2021年8月、9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分别錄得25.41%、27.93%,基數小幅上行利空9月出口增速。對9月出口增速形成利多的是,4-8月人民币彙率持續貶值。綜上,在數量增速下行、價格增速下行以及基數上行的壓制下,預計9月出口金額當月同比大概率承壓。

美股全線收跌 納指七連跌

在美股開盤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隔夜美股的動态。截至6日收盤,道指跌0.55%,标普500指數跌0.41%,納指跌0.74%,納指已連續7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接近9%。對于美股行情的分析,我們來連線招商證券研發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張靜靜。

美股調整符合政治周期規律

《全球财經連線》:納指連跌七日,創下2016年11月以來的最長跌勢。本輪美股調整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美股“磨底”預計還将持續多久?

張靜靜:今年海外資産中美股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按理說美股是全球比較好的資産,一般不會出現巨大調整。

但是很有意思的一個邏輯是美股其實非常“講政治”,我們發現每個總統上任前兩年,總會有一個年度美股是收跌的,隻有奧巴馬很幸運,因為他上任之前的2008年美股已經腰斬了,所以有很低的基數。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特點?

美國基本是兩黨執政交替,而這種交替執政意味着新總統上台之後,其政策會有巨大的方向性變化,會對經濟形成沖擊,也自然會影響到資産價格。去年美股沒有下跌,而今年是拜登上任的第二年,所以今年的調整看上去符合政治周期規律。

如果從更大的經濟維度分析,美股什麼時候會有超過20%的下挫?一般有兩種情況:

第一是在估值很大的時候,可能貨币政策在收緊,比如納斯達克泡沫破滅就是這樣。當年标普500的周期平均市盈率(CAPE),也就是10年周期調整市盈率峰值在44倍,當美聯儲貨币政策開始收緊之後,我們就看到标普500出現了巨大的調整。

第二是在業績下滑的時候,比如美國的經濟放緩、衰退或滞脹的階段,美股才會有比較大的調整。

美股或已進入“最後一跌”

張靜靜:今年這兩種情況都在發生。

一方面,在調整之前标普500的CAPE已經達到39倍,雖然與納斯達克泡沫破滅之前的44倍相比還有很長的距離,但根據CAPE創造者羅伯特·希勒的定義,CAPE在25倍以上就有泡沫,所以39倍并不低。

另一方面,從去年到今年,美聯儲逐漸收緊貨币政策,從去年開始taper,今年3月份開始加息,6月份開始縮表,所以美債收益率也從很低的位置一路上漲到高點接近3.5%,現在又回到3.3%、3.4%的水平,這一路必然會有一個“殺估值”。

今年一、二季度美國經濟環比折年率為負增長,雖然同比還可以,但三季度或整個下半年美國經濟應該會比上半年更差。在二季度财報比較超預期的情況下,大家目前可能在反應三季度财報會低預期。

但是我認為現在美股可能确實進入到“最後一跌”。

因為事實上,我們如果對标2018年四季度美股調整之前,以标普500為例,風險溢價是接近0的,也就是說當時美股沒有“安全墊”,那麼自然在經濟放緩當中會出現大幅調整。跌出“安全墊”之後,再疊加無風險利率的回落,就可以迎來估值修複反彈。

現在标普500的風險溢價也在0附近,也需要跌出“安全墊”,但凡能跌到10%附近或更多,有“安全墊”之後,再加上經濟放緩,可能迎來無風險率的回落,我們就認為美股可能有階段性的止跌,這個時間窗口可能在今年9-10月份左右。

歐元區二季度GDP同比增長終值4.1%

歐元區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終值為4.1%,預期3.90%,前值3.90%;環比增長終值0.8%,預期0.60%,前值0.60%。當前歐洲經濟面臨怎樣的嚴峻挑戰,能否避免陷入衰退? 衰退擔憂會否影響歐央行的利率決議?我們來聽取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成玉的解讀。

歐洲經濟面臨多重沖擊

楊成玉:歐洲當前面臨着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沖突、供應鍊、能源供應等多重沖擊。其中,對歐洲經濟而言,最大的挑戰來自嚴重的通貨膨脹。歐盟已經對俄羅斯發起了6輪經濟制裁,俄羅斯中斷對歐能源特别是天然氣出口,歐洲本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度較高,突然的斷供造成了歐洲嚴重的能源危機。

我們看到,歐洲正面臨着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一方面,俄烏沖突導緻歐洲能源供應緊張,直接導緻歐洲能源價格的上漲;另一方面,能源價格的高企通過傳導為更高的生産成本,向最終商品和服務轉嫁,因此推高了歐洲所有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特别是對歐洲制造業而言,能源作為制造業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價格上漲抑制了歐洲化工、汽車、機械等優勢制造業的生産,從而導緻歐洲制造業出口競争力的下滑。8月份德國出現貿易逆差,就是例證。

除能源因素外,還有全球供應鍊中斷的沖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歐洲供應鍊一直處于原材料、中間産品供應緊張的狀态,俄烏沖突加速了這一趨勢。通貨膨脹高企直接導緻歐洲經濟下行風險加大。

歐洲經濟衰退風險在放大

楊成玉:歐洲經濟衰退的風險在放大。為避免歐洲經濟陷入衰退,歐洲主要有兩個動作值得關注。

一是應對能源危機方面。歐洲各國正在通過囤積原油天然氣庫存、能源來源多元化、加速可再生能源轉型等措施,應對當前的能源危機。

二是實施緊縮貨币政策。為平抑通脹,今年7月以來歐洲央行調整了貨币政策。其一是結束新冠肺炎疫情緊急購買計劃(PEPP)、長期定向再融資操作(TLTRO III)、公共部門購買計劃(PSPP)等量寬計劃。其二是啟動數輪加息操作。

預計今年歐央行還有兩到三次加息

楊成玉:伴随歐洲能源、電力價格還在上漲,通貨膨脹還未見頂,預計今年歐央行還有兩到三次加息的可能性。但加息對經濟的抑制影響,以及引發的推高成員國償債成本、放大主權債務風險的問題,也是歐央行慎重加息的考量因素。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于曉娜

監制:施詩

責任編輯:杜弘禹 和佳 趙越 李依農

制作:袁思傑

拍攝:張雨箫

見習記者:郝佳琪 張雨箫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編輯: 張然 唐雙豔 吳婉婕

海外商務合作: 黃子豪

出品:南方财經全媒體集團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