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後面一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大家好,我是老張。
《三國演義》的故事家喻戶曉,其中的諺語俗語更是廣為流傳,被後人引用,裡面蘊含的道理更為後人警示。
有一句經典的俗語,說的是"既生瑜何生亮"。
這句話的意思是"既然有我周瑜在世,為什麼兩天還要一個諸葛亮啊?"
這六字長歎來源于時任東吳的大都督周瑜。說完這句話之後,周瑜就離開了人世。談及周瑜,也是享得天下美譽之人,曆史上博得了"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的美名,被尊為江東四英傑之首。
衆所周知,這句俗語出自小說《三國演義》,而小說本身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無處不體現着尊劉貶曹抑吳的主觀思想。不僅曹操成了名副其實的奸雄,周瑜也被刻畫成了一個小肚雞腸的儒生,而諸葛亮一躍成了神話般的人物,無怪乎魯迅先生直言"與顯劉備之長厚近似僞,狀諸葛亮多智而近妖"卻是非常恰當。很多人對周瑜的印象更多的都是源自題中這句俗語上,這種錯誤的理解應當予以糾正,讓後人能夠認識到曆史的真相不至于被文學作品所誤導。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以其經典名言"既生瑜何生亮"為演義黨所不齒。原因很簡單,因為其沒有正确的心态。面對一個才能和智謀都高過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讨教,而是選擇了嫉妒和想方設法的與之争鬥甚至陷害,這種要不得的心态終究使自己心願難遂下英年早逝。
其實,這隻是三國演義中虛構的周瑜對自己的才華補不過諸葛亮的一種歎息。是三國演義為了凸顯出諸葛亮高大形象所虛構的一句話,曆史上的周瑜心胸寬廣深受孫權及文武百官乃至後世英雄的敬重與懷念。
而這句話的後一句才是精華:"君未歸,孤何安"。這是周瑜為了挽留諸葛亮說的一句話,是表達了他對不能和諸葛亮一起共事的惋惜之意。大家如果能知曉這句俗語的後半句也不至于對周瑜如此貶低,相關正史對周瑜的評價都是"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反而體現了周瑜不僅有才華,心胸寬大也是無人能及的。
隻要是細心觀賞電視劇《三國演義》的觀衆就會發現,在周瑜死後諸葛亮還說過一段評價周瑜的話:
"人說周瑜嫉我之才高于自己,其實他是恨諸葛亮之才不能為東吳所用,不然,當初他就不會讓諸葛瑾去說服其弟歸順東吳了。"
這段話其實也算是作者為周瑜在這本小說中受到的委屈,做出了一點彌補,可惜的是,很多觀衆都下意識的忽略了這段内容。
被後世之人曲解了這麼久老祖也是挺為周瑜不值的,而且周瑜的死因其實是在返回江陵的途中病逝,不是電視劇裡寫的被氣得吐血而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