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02:45:08

〝琴、棋、書、畫〞,合稱四藝,是儒家文化圈傳統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門藝術,具體來說,它們通常指古琴、圍棋、書法、繪畫。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1

〝琴、棋、書、畫〞的曆史源遠流長,它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宇宙觀的體現,是自古以來謙謙君子修身所必須掌握的技能。中國傳統文化追求天、人、意、境相融統一,講究精氣神俱足,〝琴、棋、書、畫〞四藝因其中和、清雅的風格,寄寓了文人激流勇進、歸園田居的精神狀态。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2

早在唐朝人張彥遠所編的《法書要錄》,就将"琴棋書畫"并稱。而"四藝"的概念則出現相對較晚。據考證,已知最早将琴棋書畫合稱為"四藝"的書面記載,是明末清初的李漁所寫的《閑情偶寄》一書。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3

但在曆史發展的長河中,"琴棋書畫"有各自優美的别稱,它們往往根據典故而來,既包含着曆史的印記,又蘊藏着豐厚的文化内涵。

從本期開始,我們系統梳理"琴棋書畫"的别稱,為大家在日常和需要時的使用提供便利。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4

古代樂器的别稱

"絲竹"、 "絲竹"

除了打擊類樂器,古代樂器一般分為管樂和弦樂兩大類。管樂多用竹子制作,弦樂多為絲弦和容易産生共鳴的木材做成。因此,所有管弦樂器古代合稱為"絲竹"或"絲竹"。"竹"和"管"按照字面意思往往指箫、笛、笙等,而"弦"則泛指琴瑟一類樂器。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5

"絲桐" 、"桐君"

直到現在,制琴的主要材料多用桐木。弦為絲質,故曰"絲桐" 、"桐君"。王粲《七哀詩》:"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宋代陳師道《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擁君"。漢代桓譚《新論》: "神農始削桐為琴,練絲為弦"。因此琴又稱"弦桐"。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6

"爨下"、"焦桐"

東漢蔡邕見吳人燃木做飯,聽到"爨下"("爨",音cuan)即竈底啦僻啪啪的爆裂聲,知為良木,趕緊從竈中搶出做琴,果然音色優美。可惜尾部已燒焦。因此名之曰"焦尾琴",遂成為古代名琴之一。後人于是以"爨下餘"代指琴, 并以"焦桐"稱優質琴。 宋代胡宿《長卿》詩:"已托焦桐傳密意,更因殘劄寄遺忠。"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7

"危柱"、"峄陽友"

古琴上有琴柱,用以撐起琴弦,因而古代也用"危柱"代琴。 謝靈運《道路憶山中》詩:"般勤訴危柱,慷慨命促管"。古人認為峄山之陽所産的桐木為造古琴的上等木材,因此稱精美的琴為"峄陽"或"峄陽友"、" 峄陽琴"。元代湯武《一枝花》套曲:"撥剌着峄陽琴, 一簾風雨飕飕"。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8

"綠绮"

琴還有一個代稱叫"綠绮"。西晉傅玄《琴賦序》:"齊桓公有鳴琴曰号鐘,楚莊王有鳴琴曰繞梁,中世司馬相如有綠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绮"琴回贈。"綠绮"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内有銘文曰:"桐梓合精"。相如得"綠绮",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绮"絕妙的音色,使"綠绮"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稱。李白詩:"蜀僧抱綠绮,西下峨嵋峰"。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9

"橫笛"、 "七孔笛"

笛子古稱有"象管"、"橫笛"、"橫竹"等。宋代周密《齊東野語》卷十:"翁一日自品象管,作數聲,真有駐雲落木之意,要非人間曲也"。"橫笛"古稱"橫吹",今稱"七孔笛"。唐代張巡詩:"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吟"。"詩鬼"李賀亦有"高樓夜靜吹橫竹"詩句。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10

"玉"、"輕圓"

古代以玉管為笛,于是"玉"字亦可指笛。蒲松齡《聊齋志異·羅刹海市》:"馬上彈筝,車中奏玉。"其中"玉笛"、"玉骨"、"玉龍"等美稱此随"玉"字而來。辛詞有"莫向空山吹玉笛,壯懷酒醒心驚"句。元代張翥似乎對笛情有獨鐘,他在《鐵笛為孟天暐賦》詩中曰:"愛此輕圓鐵鑄成,何須楚竹選孤生",對孟氏鐵制的笛子倍加稱道。而"輕圓"此後也就成了笛子的代稱。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11

"茵于"

笛子還有一稱叫"茵于"。據《志奇》一書載:"綠珠為梁伯女,伯至山,聞吹笛聲,忽空中語雲:'汝歸,命女呼我名曰茵于,我當至矣'"此處的"茵于"是指笛聲。回家後,梁伯将這一切告訴了女兒綠珠,綠珠對天呼喚"茵于",果然得曲十五,因名笛曰"茵于"。

琴棋書畫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識(東方國學原創國學基礎)12

本文作者:張廢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