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學研究生算什麼水平?考研率85.7%,考研上線率96.7%,班級升學率高達85.7%,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呈現在了大家面前南昌航空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材料化學專業170232班共35人,除1人被成功推免至廈門大學深造之外,參加考研的30人,29人上線,并且其中大部分同學以高分通過四川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雙一流大學初試線,創下學院專業考研最佳戰績,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南昌航空大學研究生算什麼水平?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考研率85.7%,考研上線率96.7%,班級升學率高達85.7%,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呈現在了大家面前。南昌航空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材料化學專業170232班共35人,除1人被成功推免至廈門大學深造之外,參加考研的30人,29人上線,并且其中大部分同學以高分通過四川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雙一流大學初試線,創下學院專業考研最佳戰績。
築夢、逐夢、圓夢,“研”途漫漫,他們共同經曆風雨,珍藏其中的快樂與曾經的迷茫,激勵自己在未來的人生路上不斷前行。
燃燈
2020年3月,按往常慣例應該開學了,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學生隻得在家上網課,往年3月底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必定組織的考研動員會也被搬到了線上。學院輔導員萬寶方如今還清晰地記得,那天是在學校Q棟教學樓204教室作的線上宣講。
前期的動員與指導大緻分為學院、專業、班級三個層面,會邀請老師與考研上岸的學長學姐作分享;十月則針對報考作政策上的解讀等。華南理工大學化工原理專業初試排名第一的高李健同學回憶到,那天,班級網絡“雲”交流會上邀請的老師幫我們一個一個分析擇校及專業方向,為大家制定目标提供了很多具體的幫助。同學們看到的是熒屏前的一幕,殊不知,每一場反饋良好的交流會背後,萬寶方為聯系老師和同學、物色演講人選所默默付出的努力。
其實在3月前,班上大部分同學已經着手準備考研,澆灌心中早已播下的種子。從大一大二起,學院老師及班主任吳躍輝就一直鼓勵同學們走向更高的平台,提升自我發展的空間。
如今再回頭看,班級優異成績的取得,與優良班風學風的建設是斷斷分不開的。保研至廈門大學的劉奇笑言,好成績得歸功于班幹部們起的帶頭作用。大一起,班長熊麗雯就不斷組織集體活動,增強整個班級的凝聚力。平日裡,大家在生活與學習上也都是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他們自發組成學習小組相約圖書館,并注重勞逸結合,一起運動、一起遊戲放松。
2018年至今,他們先後兩次獲得 “先進班級”榮譽稱号;2019年還被評為“平安和諧标兵班級”。良好的班風、學風為同學們注入強勁的内驅力,從而促進班集體和學生個人的進步與發展。
明燈
考上大連理工大學的張秀波坦言,疫情在家時自己學習狀态并不佳,是直到返校後在班級濃厚學習氛圍的帶動下,才漸入佳境的。無論嚴寒酷暑,班上總有人披星戴月,把每一步都走平穩走踏實。當然,榜樣的力量,同樣激勵着後進者砥砺前行。
被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的熊雲奇是班裡公認的“明燈”:主動分享了解到的考研第一手資訊;為同學的複習規劃提出建議;在複習後期将自己整理的英語作文模闆與政治複習資料和同學們共享……這盞“明燈”,在将自己的人生之路照得亮堂堂時,也給予大家光輝與力量。同學們都說,手捧着這些資料時,内心想的是,身邊有這樣的好同窗,哪裡還有理由不努力?
考上華南理工大學的馮林喜備考過程中喜歡在自習室與圖書館之間兩頭“跑”;張秀波表示自己所在的學習小組因專業課大緻相同,常在一起探讨備考的方法與學習上的問題;9月複習政治時,馮林喜常來圖書館張羅大家一起限時做選擇題、一起批改,試卷上的 “紅色叉叉”是大家共同進步的“催化劑”……這一樁樁、一件件,構成了170232班同學們考研路上奮進的群畫像。
在輔導員、班主任及優秀同學的帶動下,170232班潛移默化之中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良性競争在班上漸漸形成。大家在學習上你追我趕,從清晨奮戰至深夜,圖書館、自習室成為他們考研期間的第二個“家”。
執燈
“研”途路上,他們既團隊作戰,又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百花齊發、恣意綻放。有彼此的陪伴,這一路上,除了辛苦,竟也品出了甘甜。
與班上考理學或工科的同學不同,呂世傑結合自身興趣及在大一、大二的辯論實踐經驗,選擇跨考中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研究生。雖說是一個全新的學科,但其實他早已作好準備,不斷摸索學習方法,長期積累。“成年人的世界,自己選擇自己承擔。”呂世傑笑着說。
“假設自己已經上了目标院校,便有動力無限往這個目标靠近,進而依據信息制定更細緻的單科目标和學習計劃。”這是馮林喜調整自身學習狀态的方法。
談及考研上線的經驗,馮林喜還提到“信息差”與“學習效率”。考研是一場信息戰,迷茫時多跟學長學姐溝通、組隊學習交流能有效彌補考研信息差。學習要有大緻規劃、講效率:清楚自己在學什麼、學會什麼,在練習中反思總結,持之以恒,剩下的便交給時間吧。
有時候,暫時抛開學習,大家在一起聊天、運動,還有交流成績時的互相“吹捧”,為看似有些枯燥的三點一線生活增添了許多簡單的快樂。“學不下去時就停下來想想自己該做什麼,重新梳理。或者,和同學交流交流,玩笑間,煩惱也好似煙消雲散了。”張秀波如是說。在面對自我否定和懷疑的煎熬時刻,勇于将自己敲碎,重新拼湊出向上的自己;與同窗互勉,“感同身受”的開解與會心一笑的溫暖會支撐彼此繼續向前。
留燈
9月,大家着手複習政治,備考也快進入沖刺期。沖刺,意味着時間更為緊張,也更為寶貴。學校圖書館早上提前一小時開館,晚上推遲半小時閉館,教學樓自習室也為考研學子留燈至十二點……這些,南昌航空大學都為考研的同學們想到了。
張秀波還清楚地記得,“我們宿舍二樓有很大的自習桌,宿管阿姨們會為從圖書館回來還想在那裡學習的同學留燈到十二點。”些許的溫度,在考研同學們的心裡,卻像燃燒的一團火,久久溫暖着。
越臨近上考場的那一天,迷茫與焦慮似乎在群體中蔓延。高李健所在的學習小組,後期在複習政治時,每天面臨大量的背誦任務,難免會有些疲憊和氣餒。為了不讓自己“堕落”,常常會有兩三人相約邀請數學較好的高李健給他們出題、講題,再被數學“虐一虐”,背書好像也就變得沒有那麼枯燥了。
早先小組内、宿舍裡同學們還會交流分數督促自己前進。而臨近考試時,為了互相照顧情緒,不讨論分數成了大家無需言說的默契。
上線四川大學的黃菲坦言,臨近考試複習遇到一些障礙,心裡很焦慮,班長熊麗雯看在眼裡,“不動聲色”地安慰鼓勵自己并提出複習建議。這件事,會讓她銘記很久很久……
團結互助、攜手同行,這是170232班同學們共同形成的“磁場”。在這裡,彼此并肩加油,逐夢路上他們從不是孤單一人。
漫漫“研”途,有汗有淚,回味更多的卻是一起奮鬥的快樂;一路走來,不斷成長,他們風雨同舟共赴榮光。
春風又綠贛江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的輔導員萬寶方老師,如今又開始忙碌起來——為新一年的考研動員會做準備,以期為2022年的考研學子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燃燈引路,靜候佳音……
(龔梓琦、張淩菡、楊嘉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