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孔雀舞,大家就會立馬想到我國著名藝術家楊麗萍聞名中外的獨舞作品《雀之靈》。
陶醉于如夢如幻的舞姿中,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楊麗萍老師作品中的孔雀舞,背後竟有着雲南傣家人綿延千年的故事傳說,在曆史的變遷和革新中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華陽國志》《山海經》《南诏野史》等曆史文獻中,就有關于孔雀舞“常浴千江”、“巢人家樹上”、“婚娶長幻舞,吹蘆笙為《孔雀舞》”的記載,流露出傣族人民對孔雀、孔雀舞的喜愛。
孔雀舞傣語發音“嘎洛勇”“嘎南洛”或“梵洛勇”,意為孔雀跳,主要模仿孔雀飛奔下山,漫步森林,飲泉嬉水,追逐嬉戲以及拖翅、曬翅、展翅、開屏、飛翔等動作。
孔雀舞流布于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潞西及西雙版納、孟定、孟達、景谷、滄源等傣族聚居區,其中以雲南西部瑞麗市的孔雀舞(傣語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
關于孔雀舞的傳說
傳兩千多年前在一次重大的祭祀活動中,孔雀為瞻仰佛祖,從千裡迢迢的天柱山趕到佛祖面前,無奈佛祖被周圍的人團團圍住,孔雀無法靠近佛祖,于是就在人群外跳起了美麗的孔雀舞,向佛祖展示它美麗的羽毛。
人們紛紛被孔雀的美麗所吸引,給孔雀讓開了一條道路,孔雀将它美麗的羽毛獻給了佛祖。
也因此,孔雀舞就代代相傳下來,在每逢盛大節日時,男子們頭戴金冠、面帶菩薩的面具,穿着由細竹和綢布做成的表演服套在身上表演孔雀吃水、抖動翅膀、林中漫步以及開屏抖翅等各種孔雀姿态。
在表演孔雀舞的時候,表演者需要有足夠的臂力和手腕的力量,配合鼓點進行表演,所以很多民間藝人常常自己練習,于是就出現了專門表演孔雀舞的藝人。
經過多年積澱,孔雀舞逐漸形成了程式化的表演流程以及動作。
男子表演孔雀舞時動作硬朗、剛健,以其流暢的線條模仿孔雀的姿态動作。
傣族人民把孔雀視為美麗、善良、吉祥和幸福的化身,視為自己民族高尚精神的象征,而孔雀舞也已成為傣族民族文化傳承和向外輻射傳播的重要載體之一。
傣家人對孔雀舞的喜愛,折射的是古老的圖騰崇拜。
此外,從孔雀舞中還能看出對小乘佛教的信仰。
如,在如今西雙版納勐遠仙境的傣族村寨寺廟中,内壁多彩畫,其中多見的是人首孔雀身的舞蹈、舞姿圖像。
孔雀是佛教文化中的聖鳥和尊者,最早期的孔雀舞是由男子表演的,現代的孔雀舞已經是曆經“孔雀舞王”毛相、“孔雀公主”刀美蘭和楊麗萍等大家獨特改造後上演的民族文化精品。
孔雀公主的故事
說到“孔雀公主”刀美蘭和楊麗萍,大家都知道。
但還有一個孔雀公主的故事你就不一定知道了。
從前,在美麗的西雙版納有一個勐闆紮國,該國的王子召樹屯外出狩獵時,與金湖中洗澡的七位孔雀神女中的老七婻穆婼娜相愛,并結為夫婦。
該國的國師故意挑起了與鄰國的戰争,召樹屯帶兵上戰場。
國師趁機陷害婻穆婼娜,并說動國王,要燒死她。
婻穆婼娜祈求在刑場的台子上再跳一曲故鄉的孔雀舞。
得到允許後,她跳了一支舞,并在跳舞期間,披上孔雀仙衣,飛回了孔雀國。
召樹屯凱旋後得知了妻子的遭遇。
他曆盡千辛萬苦,穿過了國師布置的障礙,來到了孔雀國。
孔雀國國王對召樹屯無法保護自己的女人感到無比失望與憤慨,但被召樹屯的真誠感動了。
國王出了一些考驗召樹屯的難題,最終召樹屯經受住了考驗,抱得美人歸。
回國後,召樹屯向國王陳述了事實,消滅了國師。
王子與公主,從此以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這個美麗的愛情故事時至今日仍在傣族人家中廣泛的流傳着,尤其是在勐遠仙境旁的幾個寨子裡。
孔雀公主故事中的象山——勐遠仙境城子村
因為這裡的孔雀河河谷地帶就是《孔雀公主》的故事就發源地。
孔雀公主故事發生地-勐遠仙境曼康村
公主七姐妹洗澡的金湖就在孔雀河河谷地帶,王子與公主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
“讓傣家人民的孔雀飛出去”
作為傣族民間舞中最負盛名的傳統表演性舞蹈,瑞麗地區的傣族孔雀舞被列入200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據專家介紹,瑞麗的孔雀舞相比楊麗萍的作品更具原生态。
被譽為“孔雀舞王”的毛相因孔雀舞曾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但他也明确認為,少數民族始終跟随社會發展大潮一同進步……
現在的孔雀當然要跳現代舞!毛相解釋說,直到解放後,女孩才開始走上舞台。
現在男女性跳孔雀舞的大部分的動作都一樣,但還有些細微的差别。
孔雀舞在不同性别舞者的舞動中,表達着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男性表達了傣族文化的大氣陽剛,而女性舞者則傳達了其中的溫柔美麗。
除了楊麗萍通過《雀之靈》《雀之戀》等作品展現了現代孔雀舞的風姿,另一位出身西雙版納“皇族”的“孔雀公主”刀美蘭在師承毛相的基礎上,也同樣為孔雀舞的現代複興做出了大刀破斧的改革。
她去掉了原來的面具,讓美麗的傣家姑娘露出漂亮的臉蛋,大大方方展示傣族人的婀娜風情。即,“讓傣家人民的孔雀飛出去!”
刀美蘭還糅合了其它民族的動作和藝術風格,在集大成中形成了現代孔雀舞豐富的表現形式,賦予孔雀舞以典雅、傳情的特性。
中國樂府詩有眼:“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
而在西南邊境這裡,也有一種孔雀舞,伴随着蘆笙和歌聲的悠揚,在清風細雨、蘆花木棉的綻放中,在神人合一的叙事性肢體語言中,以其飄逸靈動的舞姿,為世人構建了傣族人民在綿延千年中投射的一個藝術精神空間,成為了傣家人獨特的文化标記和生命情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