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發展的中國,曾幾何時被稱為”基建狂魔“。
瘋狂地修建高鐵,就是其中的一個表現。
高鐵從時間和空間的層面,都拉近了全國各地人們的距離。
這樣使得各地人們的交流更加頻繁,也增加了人口的流動速度。
人口流動越頻繁,經濟活動也就更加充滿活力。
自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和長三角就是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區。
尤其珠三角地區,制造業發達,各種工廠滿地都是,需要衆多勞動人口來填補。
那時候來廣東務工的農民工,如今絕大多數已經成為的新廣東人了。
如今廣東的珠三角,也一樣是吸引着衆多全國各地的勞動人口前往。
珠三角是全國唯一擁有兩個一線城市的經濟圈,并且作為核心發展經濟的雙驅動。
廣東人的包容性格,交通四通八達,還有宜人的天氣,都是外來人員喜歡的原因所在。
改革開放已經四十多年時間了,前二十年來粵的人員更多強調的是打工。
辛勤勞動把掙來的錢,寄回去家鄉以養家糊口使用。
後二十年來粵務工的人,思想上開始有些許轉變。
他們更希望自己能在珠三角定居生活下來。
珠三角的經濟發展迅速,讓整個地區的面貌已經煥然一新了。
尤其是深圳的發展,可以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标杆城市了。
這是2020年各省市常住人口中,外省戶籍人口占比前10名數據表格。
統計發現,外省人占比前十名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廣東、新疆、江蘇、福建、西藏和海南。
其中廣東、浙江、上海、江蘇的外省人都超過了1000萬。
廣東接近3000萬,占常住人口的23.51%。
接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外省戶籍人口。
流入的外來人口之多,也促進了地産行業的蓬勃發展。
珠三角那麼多城市裡頭,每個城市吸引來的外省人口也不一樣。
畢竟每個城市的發展軌迹不一樣,發達程度也不一樣,人們的生活習性也不盡相同。
吸引來工作和定居的外省人口在比例上面也是各有不同的。
我們可以通過廣東主要城市買房群體的比例分布,來分析其中的差異性。
廣州是廣東的首府城市,也是戶籍人口最多的廣東城市。
在吸引外省群體買房方面,湖南、湖北和江西占據前三名。
而非廣州市的廣東人購買達55.8%,超過了5成。
看來廣州作為廣府文化的代表,吸引不少廣東人前往買房,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
“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口号,吸引着全國人口流入深圳。
買房比例外省群體多達62.9%,六成多的占比,差不多是廣州的兩倍。
不過深圳的房價也是整個廣東地區房價的天花闆般的存在了。
能在深圳買房的,估計全國的高校人才應該占比不少。
非深圳的廣東人在深圳買房子的占比不到3成。
一來是房價太高,二來是估計他們更喜歡廣州。
佛山地鐵開通之後,加快了廣佛同城的進程。
然而佛山也是廣府文化的重鎮,預算不夠在廣州買房的,佛山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在群體買房占比方面,和廣州的情況很相似。
不過本市買房的占比有些低,不到5%的占比。
難道是大多數的佛山人到廣州和深圳買房去了?
廣西人在佛山買房的占比和本市人買房隻差了0.5個百分比,幾乎一樣。
東莞在珠江的東岸,緊靠着深圳,也是制造業發達的城市之一。
東莞的産業結構與深圳很接近,都是需要依靠大量的外來人口。
所以可以大膽地猜測,東莞的各地群體買房占比和深圳差不多。
在東莞買房的外省群體占比超過六成,非本市的廣東人買房也不到3成。
因為房價相對深圳便宜很多,所以本市買房的占比會高一些。
珠海2020年的GDP不到4千億,排在廣東的第六位。
身為經濟特區的珠海,之前也是被各種看好的
隻是整體經濟發展的跨越上面,沒有深圳的那麼誇張罷了。
與此同時,也吸引不少全國各地人口前往工作和生活。
在珠海買房子的群體分布裡頭,非本市廣東人買房和外省人買房相差不大。
不過本市人買房的比例太小,不到3%的占比。
估計有多種原因,可能是房價太高,與當地的工資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太匹配。
珠海的各項經濟指标都很不錯,保守評估整體的GDP體量,理應在5千億到6千億的範圍。
并且珠海市的面積太小,發展經濟的腹地很有限,人口的體量也比較少。
不過這樣的好處就是人均的各種經濟指标都會很高。
以上就是珠三角地區,五個主要城市的買房群體的分布情況。
買房的主要群體來自南方省份比較多,而北方的幾個省份,例如吉林、黑龍江等等占比也不低。
主要是這些城市的一體化高,并且經濟發達,城市化的程度不比發達國家遜色。
交通發達和便利之餘,并且氣候宜人,生活很舒适。
如果是你,會選擇在這些城市買房,安居樂業嗎?
文丨龍吉
文章原創,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央視春晚各省市收視率排行榜,廣東人幾乎不看?南北文化差異大
中國各大百強城市排行榜,粵東粵西上榜率太低,GDP指數是硬傷
廣東人有多喜歡喝奶茶?奶茶網紅店數量排全國首位,是江蘇三倍多
2021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布!湛江去年第100位,今年無緣入榜
廣東經濟雖與時俱進,但21城電視台台标卻很土?廣州深圳設計感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