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未了味道

青未了味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4 11:45:11

晨起,外出吃飯。早點衆多,火燒、煎包、油條、馄饨一應俱全,獨對煎餅感興趣。至煎餅鋪小方桌前坐定,從攤煎餅的大姐手中接過一個剛從鏊子上揭下來的熱煎餅,點二三小菜,或清炒扁豆絲、或辣椒炒雞蛋、或幹煸芸豆,再來一碗豆腐腦,把炒菜卷至煎餅裡面,埋下頭津津有味吃起來,那一刻,天下美味盡在此矣。

對煎餅的情感要追溯到小時候。自打記事起,就是伴随着媽媽攤煎餅的場景長大的。那時候全家九口人,每月從糧店買回糧食,媽媽便用兩個大大的瓷盆(農村叫拌盆),先放入少量玉米面,水燒開,左手提壺注水,右手拿勺攪拌,和成稠糊糊狀,待涼,注入冷水,再加适量玉米面拌均,倒入“磨和”水和均,滿一盆後,拿高梁杆編織的“蓋墊”蓋在盆上,靜等起發。

待玉米面起泡,媽媽便喊二姐推磨。石磨上下兩層,上層中間有一個眼,是用來放研磨食物的,兩側各有一個放“磨棍”的洞,磨棍的另一頭頂在小腹,兩人各推一側,人往前行,磨随人轉,放到磨眼裡的玉米面便變成白花花的漿液順着磨沿層層疊疊溢淌下來,煞是壯觀。

青未了味道(青未了難忘煎餅香)1

磨盤周圈的地面早已被踩成深黑色,油亮油亮的,為防滑倒,冬天推磨前媽媽要事先灑上一層煤灰。磨棍也磨得光滑锃亮。兩盆玉米面推下來大約得兩個小時左右,每逢這時,我和弟弟便搬了小闆凳老老實實地坐着,邊看媽媽和姐姐推磨,邊聽媽媽講故事。磨好煎餅糊糊,攤煎餅前的準備工作便順利完成。

黃泥爐子上,放一個大大的鐵鏊子,将一绺绺的幹燥棒槌稭或柴草或樹葉點燃,待鏊子燒熱之後,媽媽左手舀一勺玉米糊倒在鏊子上,右手拿特制的煎餅“耙子”将玉米糊攤成圓餅狀,待成型後,揭下,放蓋墊上,再攤第二張。第二張快要成型後,再将第一個攤好的煎餅反面朝上放到第一張上面繼續加熱,第一張熟透後便将煎餅對折再對折疊成扇面狀。接下來重複前面的程序,煎餅一張一張便攤好了。整個過程,煎餅的香味彌漫了整個世界。

青未了味道(青未了難忘煎餅香)2

我和弟弟坐在小凳子上邊看媽媽攤煎餅,邊揪煎餅最外邊的那層薄脆吃,往往會把媽媽疊好的煎餅給弄亂了。媽媽便将手中的煎餅“耙子”換成一個煎餅“刮子”,魔術般給我們刮出一張酥脆酥脆的“刮煎餅”,什麼菜也不加,就是世界上最香的美食,齒頰間的味道一直留到現在。

吃飽後,我便和弟弟跑出去玩,等回來時媽媽的煎餅也攤好了。趁爐灰還熱,埋幾個土豆或地瓜進去,約二十分鐘光景,從爐灰裡扒拉出來,我和弟弟邊吹氣邊扒皮,吃得那叫一個饞、那叫一個恣,如今想起來也是唇齒生香。吃完用兩隻黑乎乎的手擦一下嘴,嘴邊便留下兩道長長的黑痕。

等爸爸下了班,大姐、二姐、哥哥也放學回來了,我和弟弟便學着擇菜,二姐洗菜,大姐切菜,媽媽炒菜,爸爸端菜,哥哥劈柴火,爺爺奶奶則坐在椅子上笑眯眯的看我們忙碌,不時囑咐兩句。肉是很少見的,一般都是炒青菜。媽媽做得非常好吃,簡單的韭菜炒豆腐、辣炒土豆絲、白菜海帶粉條湯等,經媽媽的手做出來那就是天下最好的美味。菜上了桌,再撈一盤酸甜可口、咯嘣脆的紅蘿蔔鹹菜,還有媽媽用攤煎餅剩下的玉米面水做的酸糊糊,裡面放了豆腐、黃豆芽、粉條、蔥沫、姜沫、香菜沫、花生碎,每人都要呼啦呼拉喝好幾碗,攤好的煎餅很快就所剩無幾。現在回想起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的場景,依然幸福滿滿。

吃完飯,大姐洗碗,二姐擦桌子,哥哥掃地,爺爺奶奶休息,爸爸上班,媽媽則又泡玉米面,準備下一輪攤煎餅的工作。在那個清貧的歲月,媽媽攤的煎餅,養活了一大家子人。

後來,家家戶戶的生活條件都好了,煎餅不再是主食,饅頭、面條、水餃、蒸包、花卷逐漸多起來,家家戶戶那盤老磨也都逐漸拆掉了,會攤煎餅的人也越來越少了,煎餅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手拿煎餅,想念小時候的快樂時光,懷念媽媽攤煎餅的味道。

青未了味道(青未了難忘煎餅香)3

【作者簡介】王彥,北京孝行天下文化傳播中心講師、淄博惟謙書院院長、淄博藝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酷愛讀書,作品散見于《魯中晨報》《當代作家》等。熱心公益,義務宣講傳統文化若幹場。

壹點号 文學博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