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其實是世間最複雜的事情,每個人對生活有着不同的信仰,而生活的意義自然也就跟着不同。即便是信仰相同之人,也會因個人覺悟的不同,使人産生巨大的差異。如果,我們一定要用一句話來總結如何做人,那麼就是:自然、功利乃天賜、道德、天地靠修行,就人生的境界。
(1):自然境界
什麼是自然境界呢?
自然是最低層次的,這個境界中的人做事總是習慣依照社會或者是依照本性而為 ,既無明又無目的,也不明白所做的事各種意義”,他們“日出而,日落而息”,不會去過多地思考此外的事情。他們不知何為苦、何為樂,就宛如剛出生的嬰兒般,雖整日笑嘻嘻,也感覺不到快樂。他們渾渾噩噩,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不想要改變什麼,隻是跟風跟水地生活,完全不去考慮生活的意義,或者很少去考慮。 就連“生”與“死”,他們也都不了解,這就是自然境界。
(2)功利境界
什麼是功利境界?
功利境界就是,對于人生比自然境界有了進一步地了解,他們明白自己行為和目的和意義,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麼,這樣的人之所以會努力奮進。是他們的心中有“我”,且隻有“我”,不論做什麼事,都是為着自己的功利與利益,大多貪生怕死,的人,也可能為社會創造了财富。旁邊的人也許因他過上了很好的生活嫉妒,但是,他的出發點是自私的,也就是功利的。他們的動機是想換取更高的收益,其最終的歸宿還是“我”。這兩種境界都是普通人很容易獲取到的, 自然的創造”。之後的道德與天地境界,便非常人輕易所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3)道德境界
什麼是是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就是,所謂正其義不謀其利。他們的心中除“找"之外,還有各有各的全體,他們了解個人是社會的部分,因而,他們的公而不在 :“義與利之别,即公與私之别。”也就是求個人之利者為利 求社之利者為義,賢人及英雄便是已達到道德境界的,也許,他的行為并沒有給現實帶來實際的好處,但他自己始終是合乎道德的。
(3)天地境界
達到這一境界的人,認為在社會之上尚有一個更高的世界領域。個人不能離開宇宙而存在,因為,人不僅是社會的一員,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人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所以,對他們而言,無所謂生,亦無所謂死,一切皆以服務學宙為目的。四種境界間的差異顯而易見,普通人都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徘徊與自我折磨,賢能之人則在道德境界中為社會、為民生謀福利,而聖人則在天地境界中“資天地之化育"。境界不同,人們見識與享受的世界也不同同。
我有一同學也是大學博士,因為他的了解不同,有不同的境界。屬于自然境界的,他留學回來以後,有人請他教課,他便莫名其妙地當起教授來,什麼叫作教育,他毫不理會。有些博士則屬于功利境界,他們之所以跑去當教授,是為着提高聲望,以便将來可以做官。另外,有些博士則屬于道德境界,因為,他們具有“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的抱負。有些博士則系天地境界,他們執教的目的是為欲“得宇宙天才而教育之”。雖同為博士,身處的境界卻卻截然不同,自然與功利的境界,至于其是否已經達到天地之境,我們無法給他得出确切的評判,但已達到道德境界卻是不容置疑的。别人的人生境界,我們無權也無力評價。但自己人生究竟在哪個境界,唯有自己最清楚不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