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的有邏輯、有條理,能讓人信服大概是成本最低的建立自己的權威的方式。不管是寫作還是表達(包括和别人聊天、發表演講),能夠将自己的語言組織的有條理、有邏輯,都會快速的吸引讀者或者聽衆的注意力。
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人,這些人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當和他們讨論A時,他們說到了B,又跳到了C,但是就是沒有解決A到底是什麼或者該怎麼處理的情況。
又或者,很多心靈雞湯文特别喜歡寫愛情或者幸福這樣的話題,當文章寫到幸福時,會這麼描述:
每個人都想要過得幸福。
那幸福是什麼呢?
幸福就是過得開心、快樂。
那怎麼才能獲得幸福呢?
我們生活的現實雖然很糟糕,但隻要我們保持自己内心的健康、充實,活得自我,就可以獲得幸福。
雖然這段話描寫了很多關于幸福的内容,但是讀者卻沒有獲得任何關于獲得幸福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之所以會産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在這段話裡,幸福、開心、快樂、内心健康、活得自我等等,都是一些近義詞,并且它們都很抽象。當我們用和原詞同樣抽象的近義詞甚至是同義詞解釋它時,就會産生原地打轉、說話沒重點、看似有邏輯,實則假、大、空的情況。
其實這種情況在語義學上有專門的概念,稱為語言的抽象化。
為什麼會出現說話“假、大、空”在了解為什麼會出現說話“假、大、空”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語言的抽象化這個概念。
作者塞缪爾·早川在《語言學的邀請》這本書中向讀者介紹了語言的“抽象化”這一概念。語言其實和它所表達的現實中那個真實的事物沒有直接關系,我們人類通過自己的大腦将現實中的事物抽象化,形成一個詞語或概念,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用語言互相交流。
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語言抽象化這一概念和過程。當我們提到“狗”這個詞時,我們指的是現實中那個有4條腿、2隻耳朵,會汪汪叫的動物。狗有很多種類,哈巴狗、泰迪犬、柯基、牧羊犬等等,不同類型的狗的體貌特征其實千差萬别,有體型比較大的哈士奇、阿拉斯加犬,也有體型比較小的哈巴狗、泰迪犬,雖然它們的體貌相差非常大,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将它們的一些特征提取出來,并将有這些特征的動物統稱為狗或者犬,這就是抽象化的過程。
那語言抽象化的過程又和說話“假、大、空”有什麼聯系呢?
早川先生在《語言學的邀請》中提到,語言的抽象化是分為5個階層的。
抽象層級
抽象層級越高,事物被省略的特性越多。越是無法與現實進行對應的事物,抽象層級越高。以我們前面寫到的雞湯文中的“幸福”為例,幸福是一個高度抽象的詞語,事實上我們在現實中完全無法找到任何實際的物體就是特指“幸福”這個名字。也正是因為它的高度抽象化,所以它虛無缥缈,當用不當的方式解釋“幸福”時,就會出現“假、大、空”。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
當一個人問:
“‘紅’是什麼意思?”
“紅是一種顔色。”
“那什麼是顔色?”
“就是所有事物都會有的一種特性呀!”
“那什麼是特性啊?”
“特性就是特性,你這個人連特性都不明白嗎?”
因為紅色、顔色、特性這三個詞語都是高度抽象化的詞語,對于對顔色完全沒有概念的人來說,用這三個詞語互相解釋對方,隻會讓提問的人感到更加迷惑。
如何避免說話“假、大、空”在了解了語言的抽象化這個概念之後,那是不是說我們在交流的過程中隻要避免抽象化,盡量說細節、說得更具體就可以避免“假、大、空”了嗎?然而事實是當我們解釋所有事物都用很多細節來描述、将很多具體的事物,又會讓語言和表達啰嗦、沒有重點、缺乏邏輯。
塞缪爾·早川先生在《語言學的邀請》中寫到“語言的抽象化是人類語言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我們人類進化出将現實中的事物、現象抽象化并将它們轉化成語言,是一個偉大的進步。如果沒有抽象化這個過程,我們将無法與其他人進行交流、表達、讨論。其實世間的萬物無時不刻都在變化,我們人類的大腦選擇性的忽略了其中的部分變化和特質,将其轉化為一個概念,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和自己的同類交談這些事物。例如“工作”,事實上工作是個高度抽象化的概念。我們一聽到工作,就在腦海中構建出了工作相關的畫面,例如完成某些事情、送快遞、造房子、教書、唱歌、跳舞等等。都可以涵蓋在工作的範疇内。所以抽象化是必需的,而錯誤的用法才會導緻寫的文章、說的話“假大空”。
如果想讓自己的表達不再假大空,但又富有邏輯,可以使用2個技巧:
1. 向别人解釋一個概念時,從低抽象化向高抽象化解釋;
2. 向别人彙報工作時,從高抽象化向低抽象化進行。
一、向别人解釋一個概念時,從低抽象化向高抽象化解釋
以上文提到的雞湯文裡的幸福為例,如果要解釋幸福,我們可以這麼說:
“什麼是幸福啊?”
“保持作息規律,早睡早起,多和家人在一起,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其實隻要日常生活裡一些小小的改變,就可以讓我們感到幸福。”
當我們把“幸福”這個概念和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聯系在一起時,這個概念就變得具體且可執行,不再是假大空的雞湯文。
二、向别人彙報工作時,從高抽象向低抽象化進行
這一項其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金字塔結構的核心邏輯。越高抽象層級的概念和内容,越具有概括性和普适性。
在金字塔結構中,提出高層級的抽象概念之後,緊接着提出這個概念相關的論點和論據,這樣的可以大大提高溝通效率,從高到低的表達方式可以是:
今天我完成了3項工作,這三項工作分别是:
1. 給A客戶打了電話,和B客戶溝通了項目細節,和xx開發商溝通了項目進度。
2. 其中A客戶表示了合同中1、2、3項内容還需要再考慮下細節;
3. B客戶表示項目細節中1、2、3項問題還需要落實……
結語伍爾夫曾經說到:人類間所有的協定或贊同與認可……都要通過語言的程序才能得到,否則根本無法實現。我們的大腦通過對現實萬物的抽象化,讓我們人類之間建起了溝通的橋梁。而有趣的寫作、談話,以及清晰的思想和随之而來的和諧心境,都需要高級抽象階層與低級抽象階層、語言與現實不停地發揮作用。這種作用幾乎實時都在發生。用高階抽象化詞語來達成共識,用低階抽象化詞語來解釋萬物,才能讓我們溝通、交流避免假大空和原地打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