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微重力環境下,乒乓球放入水杯是什麼狀态?向水球注入氣泡會發生什麼?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并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這是時隔8年,中國航天員第二次開展太空授課,也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天宮課堂”地面主課堂中國科技館對公衆開放并舉辦相關航天科普活動,吸引了衆多科學愛好者前來打卡和積極參與,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開啟一段神奇的太空之旅?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微重力環境下,乒乓球放入水杯是什麼狀态?向水球注入氣泡會發生什麼?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并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這是時隔8年,中國航天員第二次開展太空授課,也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天宮課堂”地面主課堂中國科技館對公衆開放并舉辦相關航天科普活動,吸引了衆多科學愛好者前來打卡和積極參與。
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一次次的太空探索,承載着中國人的千年飛天夢想。“天宮課堂”體現了我國的科技實力、進步與創新,同時,它有助于公衆了解航天事業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理解航天事業需要數代人的前赴後繼。此番太空授課搭建起公衆和航天事業之間的橋梁,是開展公衆科普教育的良好時機,讓更多人對航天事業有了直觀的認知,收獲十足的參與感。“天宮課堂”更給許多孩子帶去諸多驚喜,特别是“天地”實驗的差異,讓學生看到地面上幾乎看不到的現象、觀察到物理規律的異同,從一連串“為什麼”“原來是這樣”等疑問和驚歎中,确立了夢想的起點。
“天宮課堂”裡的一個個小實驗,帶給我們諸多啟發。比如,在教育領域,厚植求知若渴、保持好奇、鼓勵夢想的理念和沃土,讓學習永遠在路上,将課堂和講台設置在任何有知識噴湧的地方。除了空間站這一課堂,或許我們還可以帶着孩子們在“蛟龍号”裡看海底、用“天眼”望遠鏡探索深空,甚至未來通過“火星車”了解地球之外的另一方天地。
再如,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造福社會,意義重大。高新技術的研發和成果轉化會帶動相關産業發展,當其走向民用、商用領域,無疑會改善更多人的生活。諸如空間站裡的洗護用品等“天為地用”的航天科研成果已經陸續上市。而當光學、材料學、遙感技術等領域中的前沿科技走進尋常百姓家時,人們的生活體驗或将迎來質的飛躍。
此外,讓探索和創新精神代代相傳,至關重要。2013年,王亞平向全國6000多萬名師生進行太空授課後,有孩子寫信說:“請放心地把接力棒交給我,我一定會做得更好。”目前,已經有學生制作的立方星,随着航天發射任務搭載進入太空。如今接受“天宮課堂”授課的孩子當中,或許某一天也會有人進入空間站。期待航天事業的進步能夠激勵更多國人為民族富強而攜手奮鬥。
“太空出差三人組”曾為《朗讀者》欄目發來一段朗讀視頻,内容是巴金《激流》總序:“我無論在什麼地方總看見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動蕩,在創造它自己的道路,通過亂山碎石中間……”仰望星辰大海,相信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借助航天員的眼睛,看見宇宙的光芒,點亮自己的夢想。
“我們或許不缺少種子,但是缺少播撒種子的人。”未知領域往往寄托着人們的美好向往和無盡的想象,而知識則是将夢想照進現實的階梯。期待“天宮課堂”撒下更多探索星辰大海的種子。(吳迪)
來源: 工人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