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逛早市,看見多年不見的雞毛撣子,情不自禁地拿在手上端祥了好久,好像見到了久别的故人,感覺非常親切。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在農村,大多人家都有一個雞毛撣子。在城市的家庭裡,雞毛撣子也是很多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生活用品。由于雞毛不沾灰,具有靜電作用,通過摩擦産生靜電來吸附灰塵。故此,都用雞毛撣子清掃室内或物品上表面的灰塵。它柔軟有韌性,不損傷物品。特别是家庭裡的一些細軟和怕碰怕磕玻璃等物體,落上灰塵後,又不好擦拭,用雞毛撣子撣去灰塵是最好的工具。
以前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都是很貧困,屋裡擺設沒有什麼東西。兩個小櫃,上面挂一塊大鏡子,鏡子上面刻滿了人名,不用解釋,是結婚時候同事聯名湊錢送的。同時,還挂有大相框,裡面貼滿密密麻麻的照片。櫃上放一個座鐘,暖水瓶等,在櫃的兩側是兩個撣瓶,雞毛撣子就插在裡面。成為一個裝飾品。美麗的撣瓶配上五顔六色的雞毛撣子,毛沖上,紅褐色的,飽滿濃密。非常好看,顯眼,美觀。在物品極其缺乏的年代裡,顯得家庭很殷實,溫馨。
雞毛撣子不是伯來貨,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個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見一隻受傷的野雞拖着身子向前爬行,爬過之處地上的灰塵少了許多。他想,這一定是雞毛的作用,于是抓來幾隻野雞拔下毛來制成了第一把掃灰塵的東西,這就是雞毛撣子最早由來。
後來,少康覺得用雞毛東西打掃灰塵的面積太小,為使打掃面積更大一點,避免雞毛太軟,又不耐磨損,少康用竹條為主幹,把雞毛綁在上面,有了把手,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雞毛撣子最好用野雞毛,由于野雞稀少,使用野雞毛做撣子人家特别少。一般普通人家都用公雞毛來做。雞毛分尾巴毛,脖子毛和後背毛。尾巴毛做的撣子最多,灑脫和大氣。脖子毛紮成的撣子顯得比較敦實和穩重。後背的毛比較柔軟,用的比較少。雞毛的顔色有白、紅、黃、黑、紫色、蘆花等很種。其中天然的白尾巴毛、蘆花尾巴毛最為稀少。
農村有句俗語:攢雞毛,湊撣(膽)子。這話亦真亦假,有調侃的味道。然而,做一個漂亮的雞毛撣子的确需要很多色澤鮮豔的公雞毛。雞毛撣子的雞毛最好是三年以上成年公雞的,用這樣羽毛紮好的雞毛撣子支撐力強,使用耐久。
我父親心靈手巧,會編炕席,又會紮雞毛撣子。過年殺雞的時候,他立刻把大公雞的不同位置毛拔下來。那個年代養公雞的人家少,大家都知道父親會這個手藝,都給他留着,送到我家來。當雞毛攢夠紮幾個撣子,父親開始幹活了。
雞毛撣子的杆是用小拇指粗的竹竿做成的,長一米左右。做的時候是很費功夫。先用白面打好漿糊,把幾根雞尾毛翎粘上漿糊後,粘到竹竿的頂部,這樣雞尾毛繞着竹竿正好是一圈,然後用細麻線綁結實固定好,這是第一道工序。接着将雞毛按不同顔色分成一小束、一小束的,基部要齊,按第一道工序那樣将雞毛的基部粘好、綁牢。以此類推,一層一層的,大約将竹竿留到半尺左右的地方就不用粘雞毛了,保證根部不露在外面,布條在雞毛根部繞兩圈,用手攥一會,壓實,待粘雞毛的漿糊凝固後,就可使用了。懂行人會看,雞毛無論從上面看,還是從下面看都是平齊的,從不同角度看都是毛絨絨的一件藝術品。
雞毛撣子主要是用來撣灰塵的,作用類似吸塵器,但同吸塵器兩回事。吸塵器将塵土收起來,用雞毛撣子撣家具,看着表面沒有塵土,幹淨了,其實物質不滅,撣子給塵土搬家了,不在這兒,已飛到别處了,根本不會消失。看來,還是吸塵器科學,但是,在以前科學不發達的年代,雞毛撣子就是最好的除塵辦法。
雞毛撣子,如今在農村也少見。但,它總能讓人們回望那流水般逝去的歲月,如詩,如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