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是腎病的常見症狀,輕者隻是早晨起床後雙眼睛輕微浮腫,常見于急性腎小球腎炎水腫;中度水腫的主要症狀是體重增加,雙下肢有凹性水腫;重度水腫時顔面部浮腫、雙下肢可凹性水腫,同時伴有腹水和胸水以及體重增加。
腎病患者最怕不對稱性水腫,常見于雙下肢,這是病情嚴重的表現。下肢靜脈血栓是腎病常見的并發症,也是造成雙下肢不對稱性水腫的主要原因。
由于某些因素使得血液在下肢深靜脈系統中凝固,形成血栓,這就是所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深靜脈血栓生成後可阻礙血液流通,使得身體某部位水腫或水腫問題加劇。
腎病綜合征患者易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特别是膜性腎病,一旦合并血栓和栓塞性并發症就會升高死亡風險。腎病綜合征患者處于高凝狀态,再加上長時間卧床休息,大劑量用糖皮質激素和利尿劑,從而誘發血栓和栓塞性并發症,其中包括下肢靜脈血栓。
最害怕的就是血栓脫落,一旦脫落就會跟随着血液循環流入肺部,誘發冠狀動脈和腦動脈血栓和肺栓塞,甚至會威脅生命。
1、注意飲食清淡
腎病患者處于高凝狀态,不管有沒有水腫都要時刻注意飲食清淡,遵循低鹽低糖低脂的飲食原則,拒絕吸煙喝酒,不僅僅消除水腫,而且也能減輕血液黏稠,改善高凝狀态。若腎病伴有水腫,每天的吃鹽量應控制在3克以内,同時遠離高油膩食物。
2、多運動
經常卧床不動,再加上大量吸煙,易造成下肢靜脈血栓, 因此應保持适度運動,如散步或騎自行車以及打羽毛球等,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防止血栓生成,又能提高抵抗力,防止感染。
3、不能過度利尿
輕度水腫無需用利尿劑,中度和重度水腫需用利尿劑,不過一定要控制用藥劑量,不然會加重高凝狀态,影響病情康複。無論選擇哪種利尿劑,都隻能治标不能治本,因此不能一味的依靠利尿藥消除水腫,最為關鍵的就是積極治療原發病。
4、适量用激素類藥
造成水腫的某些腎病需用糖皮質激素,用藥劑量太小無法達到治療效果,用藥劑量太大又會誘發血栓和栓塞性并發症,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适的用藥劑量。
5、科學接受抗凝治療
腎病綜合症患者血漿白蛋白小于20克時,還需接受抗凝藥物治療,預防血栓和栓塞性并發症發生。
家醫君寄語腎病患者出現水腫時,先區分到底是哪種原因,然後針對性處理。腎病水腫患者不能喝太多水,每天的液體攝入量等于前天尿量加500毫升,以免增加血容量,加重腎髒和心髒負擔。另外,腎病水腫患者不能長時間卧床休息,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适的緩和運動,如散步或伸伸懶腰等,某些情況下還需服用抗凝血藥。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