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餓了,待會吃什麼?”開文拖着疲憊的身軀問我。
也難怪,逛了一個早上的街,從出發時說的什麼都不賣,到現在兩個人都已經是大包小包,肚子早就是空空如也。
可能明天才是五一假期的緣故,旺角的人流量還不算大,不過香港的街道大部分都比較狹窄一些,川流不息的人群與來往的車輛在紅綠燈之間往返交替,香港的血液流速在加倍,讓人不自覺的血脈膨脹,而這種膨脹隻有靠購物才能緩解,讓人舒适。
走過一個轉角,昨天從這裡路過的時候記得有一家翠華餐廳,此時店内已經是座無虛席,門口也排起了長隊。
“吃還是不吃?”即是問着開文,也是在問我自己。
随着年齡的增長,這些年對于吃飯排長隊這件事情似乎有了些變化,超過一個小時的排隊讓我對用餐失去了一些興趣,排隊前的饑腸辘辘到了點菜的時候就已經“餓過了點”。記得前年去蘇州,聽說在蘇州城牆附近有一家賣炒面的,每天十點左右出攤,沒有店名,于是乎大家都稱它為“橋頭炒面”,沒有名字的店能聲名遠播足以見得這家店不容小觑。為了不排隊,晚上九點便在他出攤的地方等着,可依舊是太年輕,沒想到這裡已經有二三十個人排了起來,攤主還沒來,顧客倒是來了。這家夥,我趕緊加入隊伍中,一個小時後吃上了這碗炒面,辛虧味道不負我。
和開文商量一下最終決定還是品嘗一下。翠華餐廳門口的裝潢與内地酒樓如出一轍,店内可有些擁擠不堪了,肚子太大的人,恐怕坐下去都得擠着肚子。菜單的封面是一個年輕廚師的照片,應該是這家店的老闆,這是看到店内有一位一米八左右的服務員似乎和菜單上的人長得一樣,難道他就是老闆?翠華在香港的店面不少,老闆還能親臨一線實在是不易。
兩個人點了一份咖喱牛腩、一份菠蘿油、一份雲吞面。好大的牛肉塊!一個草帽盤裡就隻裝着四塊牛肉,最大足足有女生的拳頭大小,這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塊的咖喱牛肉,一口咬下去,果然是“夠大才過瘾”,滿口都是肉香。牛肉炖的時間足夠,雖然大,滋味也都滲透進了每一個纖維裡,咀嚼後口中沒有一點肉渣。最讓人懷戀的是咖喱的香味,平時咖喱吃的也不算少,翠華的咖喱牛肉香味濃郁,吃上一口,骨子都被咖喱給腌透了,趁着滿嘴的回香再送上一口米飯,人生如此,夫複何求。
三塊牛肉下肚,一碗米飯入胃。胃口似乎才剛剛才被打開,隻是實在是吃不下了,隻有再留下一口濃香,回味翠華,回味香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