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助詞典學習字詞,讀準字音,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
3.借助注釋和插圖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4.結合注釋,在反複誦讀的基礎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内蘊美。
5.領悟作者的感情。
1、知作者(了解作者)
2、解詩題(題目是文眼)
3、明詩意(知曉古詩的大概意思)
4、悟詩情(感受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5、入詩境(進入詩人創造的意境,有難度,僅作為學習的方向)
熟練運用以上的學習方法,可以讓自己學習事半功倍。詳細講解,參考上一篇以五下第一課《四時田園雜興》為例,聊一聊古詩的學習方法,在此不贅述。
溫馨提示:三首古詩,選擇一篇帶着孩子們學習,教會孩子方法。第二首扶而不放,第三首鼓勵孩子自學,請家長和老師一定要相信我們孩子的潛力,他一定會給你一個奇迹。我們要減少焦慮,學習麥田守望者的智慧。
今天我們跟着雷震一起去欣賞《村晚》。
雷震,宋朝人,生平不詳。“村晚”意思就是鄉村的傍晚,可以知道這首詩是描繪鄉村傍晚景色的。
結合注釋、插圖和自己的學習經驗,我們知道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綠草長滿了池塘,池塘裡的水,幾乎溢出了池岸。遠遠的青山,銜着通紅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閃動着讓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沒有固定的曲調。
這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描寫農村晚景的詩:形象描繪了一幅有着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含住的紅紅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調的曲子。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抒發了詩人對鄉村晚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一、把詩句補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話寫出所填字詞的意思。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 ),山銜落日( )寒漪。
牧童( )橫牛背,短笛無腔( )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自己的話寫出《村晚》後兩句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陂 浸 歸去 信口
1.陂(bēi):池塘。 2.浸:淹沒。 3.歸去:回去。 4.信口:随口。
二、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沒有固定的曲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