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打馬球規則

打馬球規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9 09:08:02

作者:袁秀月

制圖:張艦元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一種“打馬球”的運動在王公貴族中頗受歡迎。

趙麗穎扮演的盛明蘭還因為善于打馬球,赢得了伯爵府夫人的青睐。

其實,馬球在唐代就已經很受歡迎了,在唐代曆任皇帝中,馬球迷衆多,其中第一“發燒友”當屬唐玄宗李隆基。

打馬球規則(打馬球原來有這麼多學問)1

李隆基少有英才,不僅擅長音律書法,還自小就喜歡打馬球。

據傳,當時連民謠都唱:“三郎少時衣不整,迷戀馬球忘回宮。”這“三郎”正是李隆基的小名。

馬球,顧名思義,就是一種騎在馬上打球的運動。

這是今天的說法,在古代,人們稱它為“擊鞠”、“擊球”,或者“波羅球”。馬球通行内外古今,歐洲人還稱它是“遊戲之王 ,王之遊戲”。

有資料可查,唐代馬球興起,大概在唐太宗時期。

唐代進士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中說:

太宗聽說西蕃人擅長打馬球,也讓唐人去學習打球。西蕃人在街裡打球,希望皇帝去觀看。太宗怕引起皇帝提倡打馬球的誤會,所以便燒了自己的馬球,以此自戒。

太宗頗為自制,不過,他估計也沒想到,馬球會吸引衆多子孫,并流傳至今。

打馬球規則(打馬球原來有這麼多學問)2

古代時,打馬球已經有了既定的規則和裝備。在唐中宗的哥哥、章懷太子李賢的墓中,曾出土《馬球圖》,從中可見一二。

比如身穿統一服飾,頭戴幞巾,左手執缰繩,右手拿着偃月形球杖,馬的尾巴要紮着,以防尾巴相互纏繞影響比賽等。

古代馬球由木料和皮革制成,球的大小與現在差不多,有彩畫球、紅漆球、白漆球等。

唐中宗時,胡化大盛,皇上喜歡打馬球,還帶起一股馬球熱潮。

“上(中宗)好擊球,由是風俗相尚。”

——《資治通鑒》

衆人皆愛打馬球,李家三郎也不能免俗,經常和兄弟打馬球,還練就了一身好技藝。

打馬球規則(打馬球原來有這麼多學問)3

公元709年,唐中宗決定将金城公主下嫁到吐蕃。吐蕃派遣了一個使團到長安迎親,唐中宗在梨園招待他們一起看打馬球比賽。

這時,吐蕃使團有人提議,說使團中有善打球者,不如來場友誼對抗賽。

唐中宗欣然同意,讓神策軍的球隊下場一試。皇家馬球隊VS吐蕃使團隊,這可以說是牽動人心、關乎雙方顔面的一場比賽。

打馬球規則(打馬球原來有這麼多學問)4

一開場,吐蕃使團隊便占盡場上優勢,幾個回合下來,吐蕃使團隊始終領先。

打球就是這樣,一方的歡喜襯托着另一方的憂傷。但彼時,唐中宗和皇家子弟們顯然受不了這種憂傷。

于是,宮中潛藏的馬球高手李隆基(時為臨淄王)便派上了用場,他與虢王李邕、驸馬楊慎交、武延秀四人組隊上場,迎戰吐蕃隊。

吐蕃隊派出十人比賽,但李隆基“東西驅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憑借着精湛的球技和強大的攻勢,把吐蕃隊甩在了後面。

皇家馬球隊奪冠的道路一度南轅北轍,好在地球是圓的,他們最終赢了回來。

唐中宗的臉也多雲轉晴,龍心大悅,立馬“賜強明絹數百段”。

學士沈佺期還當場獻詩,描述當時精彩熱鬧的場景:

宛轉萦香騎,飄飖拂畫球。

俯身迎未落,回辔逐傍流。

——《幸梨園亭觀打球應制》

登上帝位後,盡管政務繁忙,但李隆基對打馬球的興緻依然不減。開元、天寶年間,唐玄宗時常去觀看打馬球比賽。大明宮東内苑裡還設有球場,名為亭子殿。

開元、天寶中,玄宗數禦樓觀打球為事。能者左萦右拂(指對手容易收拾),盤旋宛轉,殊可觀。

——《封氏聞見記》

玄宗倡導打馬球不遺餘力,元張昱還曾寫詩,形容開元年間的打馬球之風:

“管鑰聲随萬乘遊,,開元球馬最風流。”

運動員要取得好成績,裝備很重要。打馬球,良馬可謂是關鍵,馬廄裡養的普通馬,怎能滿足皇上的要求。

于是,一度,唐玄宗的一個心頭事,就是尋找良馬。

打馬球規則(打馬球原來有這麼多學問)5

上(玄宗)好馬上擊毬,内廄所飼者,意猶未甚适。

——唐·李浚《松窗雜錄》

彼時,唐玄宗身邊有一位善于滑稽表演的宮廷名優黃幡綽,因風趣幽默得到玄宗賞識,他還曾借馬諷刺過丞相。

玄宗:朕尋找良馬已經許久了,你們知道誰精通《馬經》嗎?

黃幡綽說:臣知道,我朝的三位丞相都精通《馬經》。

玄宗詫異道:朕常跟三位丞相說話,也很清楚他們所學,沒聽過有精通《馬經》的啊,你怎麼知道?

黃幡綽說:臣天天在沙堤上,看到丞相所騎之馬都是良馬,所以臣想,他們必定精通《馬經》。

唐玄宗聽後哈哈大笑。

黃幡綽頗被看重,據說皇上一日不見他,就會龍顔不悅。

到了晚年,即便年事已高,唐玄宗仍興緻勃勃地打馬球。有一次,玄宗在三殿打球,榮王墜馬暈倒。黃幡綽乘機進谏,勸說玄宗,可坐觀取樂不可親自為之,以免天下人民失去依靠。

大家年紀不為小,聖體又重,倘馬力既極,以至颠踬,天下何望?何不看女婿等與諸色人為之?如人對食盤,口眼俱飽,此為樂耳!

——北宋·王谠《唐語林》

唐玄宗當時便答應,說:“爾言大有理,後當不複自為也。”

然而,一個球迷又怎能忍住不上場呢。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十月份,天氣已經很冷了,六十多歲的李隆基,還在骊山球場與羽林軍将士來了一場馬球比賽。

當時,唐玄宗召集比賽的理由是,馬球遊戲的方法最适合練兵,訓練士兵習武,絕不能摒棄它。

當時禮泉縣尉闫寬撰寫了一篇《溫湯禦球賦》,記錄了這件事,他形容唐玄宗:

志氣超神,眉目勝畫。

地祗衛跸,山靈捧靶。

衆沸渭以紛纭,獨雍容而閑暇。

《尚書·旅獒》中有言:“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唐玄宗後期沉迷作樂,放松政事。安史之亂曆經八年,人民流離失所,唐朝也由盛轉衰,開始走下坡路。

流傳下來的古代名畫《明皇擊球圖》,生動再現了唐玄宗打馬球的情景。宋代詩人晁說之看後,還曾寫詩諷刺:

打馬球規則(打馬球原來有這麼多學問)6

阊阖千門萬戶開,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齡已老韓休死,無複明朝谏疏來。

——《題明王打球圖》

一個馬球伴随着唐朝的興衰。玄宗之後,德宗、穆宗、敬宗、宣宗、僖宗、昭宗都是馬球的狂熱粉絲。

唐朝中後期,宦官專權,神策軍兵權被宦官握在手中。

中唐宦官仇士良曾一手策劃了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變”。告老還鄉時,他還對黨羽們傳授控制皇帝的經驗——“日以球獵聲色蠱其心”。

唐僖宗時,還發生了臭名昭著的“擊球賭三川”,四位将領打馬球,誰第一個進球,誰就能去最富庶的西川擔任節度使。最終,權宦田令孜之兄陳敬瑄拔得頭籌。

彼時,黃巢起義正向長安挺進,起義雖以失敗告終,但卻導緻唐末國力大衰。二十多年後,唐朝滅亡。

參考文獻

1.【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校注》,中華書局

2.【宋】王谠《唐語林》

3.【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4.【清】徐松撰,張穆校補《唐兩京城坊考》,中華書局

5.李重申,李金梅,夏陽,《中國馬球史》,甘肅教育出版社

6.林琳,馬球的起源和唐代的馬球運動,貴州文史叢刊,2000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