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上海訊(通訊員 朱蓉蓉 記者 張德會)夏日炎炎,疫情仍有些反複,身在繁華城市的人們也許更想念平靜安逸的鄉村。8月7日下午,一場别開生面的“鄉村振興下“三治融合”的路徑優化及政策選擇”的讀書會在上海舉行,與會人士認識到,中國鄉村對抗擊疫情貢獻巨大,是城市安全的保險閥、化解危機的蓄水池,鄉村振興既是國家戰略,也是每一個城市人的責任。
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如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構建現代化的底層架構?讀書會特邀欽點智庫創始人兼理事長、鄉村振興志願服務中心理事長陳柳欽教授做讀書分享。陳柳欽以“鄉村振興下“三治融合”的路徑優化及政策選擇”為主題,從“三治融合”的内涵與理論基礎、”三治融合”為鄉村振興添動能、“三治融合”的發展困境、“三治融合”的實踐路徑、“三治融合”的政策選擇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陳柳欽認為,“三治融合”作為鄉村中全新的一種治理方式,村民參與鄉村治理行使自身民主權利,法治為村民自治加強保障,德治淨化鄉村社會風氣。自治、法治、德治三者優勢互補有機統一,最終将達到和諧穩定的綜合治理效果,有利于鄉村治理現代化的有效實現。
讀書會主持人,同濟大學經濟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朱國華教授在讀書會總結時表示,鄉村振興既是振興美麗鄉村,也是探索走中國特色的城鄉均衡發展之路。作為從湖南農村來上海工作了幾十年的湘籍人士,他深有感慨地說,我們小的時候在鄉村讀書,後來到城市生活工作,不論事業做得多好,财富有多少,都希望從鄉村出來的大學生、教授、企業家能回到故鄉去投資、養老,成為鄉賢,把在城市掙到的财富、得到的人生智慧和外部世界的文化帶回鄉村,回饋家鄉。
本次讀書會由同濟大學經濟法治研究中心、上海市湖南商會、上海市常德商會、上海市法學會農村法治研究會、中國人民大學上海校友會法律專業委員會等聯合舉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