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學習】《喜遷莺》,詞牌名,又名“鶴沖天”“喜遷莺令”“早梅芳”“春光好”燕歸來“”萬年枝“”烘春桃李“等。以韋莊《喜遷莺·街鼓動》為正體,雙調四十七字,前段五句四平韻,後段五句兩仄韻、兩平韻。另有雙調四十七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後段五句兩仄韻、兩平韻;雙調一百三字,前後段各十一句、五仄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晏殊《喜遷莺·花不盡》等。
【宋】夏竦
霞散绮,月沉鈎,簾卷未央樓。
夜涼河漢截天流,宮阙鎖清秋。
瑤階曙,金盤露,鳳髓香和煙霧。
三千珠翠擁宸遊,水殿按涼州。
【注釋】
⑴霞散绮:形容晚霞絢麗的景象。化用南朝宋謝脁《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意:“餘霞散成绮。”绮(qǐ):有花紋的絲織品。
⑵未央樓:漢代有未央宮。這裡指代皇宮中的樓房。
⑶河漢:即銀河。《古詩十九首》:“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⑷瑤階:美玉做成的台階。古代傳說中昆侖山上有瑤池,為西王母所居的地方,周穆王曾在這裡參與西王母的宴會。這裡乃以宮殿比神仙居所。
⑸金盤露:漢武帝曾做承露盤,承接天上的露水來飲用,以求長生不老,這裡暗用其典。
⑹鳳髓:香名。
⑺珠翠:指代裝飾得珠光寶氣的宮女。宸(chén):皇上所居之所。
⑻水殿:建于水上的殿宇。按:演奏。涼州:歌舞名。
【譯文】
晚霞漸漸消散,隐去了最後的絢爛;水中的新月,如沉鈎彎彎。美人卷起珠簾遙望:那一帶清清的天河,在浩瀚的夜空緩緩輕流。又是秋天了,涼意籠罩着京都。
朦胧的晨霧裡,玉砌的台階迎來曙光。遠處金銅仙人的露盤,閃耀着露珠兒的晶瑩透亮。宮内鳳髓香飄飄袅袅,煙霧缭繞人的身旁。聖駕一早巡遊,如雲而從的佳麗,閃起一片寶氣珠光。水面上玲珑的殿宇,傳來涼州曲悠悠揚揚。
【賞析】
《喜遷莺·霞散绮》是宋朝詞人夏竦寫的一首詞。景德年間,宋真宗為了助興及試探作者夏竦的才華,命令作者做了這首應制詞,此詞主要描寫了後宮宴樂的環境、景色、氣氛,将後宮比拟為仙界,化用前人詩句,運用典故,赢得了宋真宗賞悅,突顯了作者的才華。
【作者】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喬,江州德安縣(今江西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人。北宋時期大臣,世稱夏文莊公、夏英公、夏鄭公。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夏竦因父親夏承皓死忠之事,被錄官丹陽主簿。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選為國史編修官,與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又參與編寫《冊府元龜》。天禧年間,出知黃、鄧、襄等州。遭遇大饑,勸令大姓出粟,得二萬斛,救活貧者四十五萬人。宋仁宗天聖年間,曆知壽、安、洪等州,勒令巫觋一千九百餘家還農,毀其淫祠。天聖五年,拜樞密副使。天聖七年(1029年),升為參知政事。天聖九年(1031年),進兵部侍郎、尚書左丞。景祐年間,出知青州,支持守城卒子,修建青州南陽橋,是一般認為的中國最早出現的虹橋,入遷刑部尚書。寶元年間,拜戶部尚書。康定年間,兼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讨使,知永興軍,改判河中府,升拜同平章事,判大名府。慶曆七年(1047年)入朝拜相,旋即改授樞密使,封英國公。次年,複拜同平章事。皇祐元年(1049年),進封鄭國公。
皇祐三年(1051年),夏竦病逝,獲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谥号“文莊”。
【學寫詩詞】
《喜遷莺 - 秋去冬來》/己亥年十月十一
星璀璨,月光明,窗外灑柔情。
遠歸鄉土故園行,思緒腹中凝。
冬已臨,秋漸遠,舉目夜空輝燦。
瞧松竹翠綠争雄,菊豔味香濃。
(詞林正韻)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