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點燃用艾葉制成的艾柱、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很多人都知道艾灸可以防病治病、保健養生,但對初學者來說,如何正确取穴也是一大問題。
書本或者網絡資料有些都太過于專業,對艾灸初學者來說并不好掌握,或者很籠統的說什麼病灸哪幾個穴位,這又與我們辯證施灸的基本原則相悖,所以對艾灸初學者來說,如何簡單有效的取穴、配穴,其實隻需要五步。
中醫認為,艾灸穴位遵循的是“離穴不離經”的思想,即艾灸是作用于人體的某片穴位區,不是一個點,所以即便沒有準确無誤的艾灸到某個穴位,隻要不偏離經脈即可。
艾灸取穴的基本法則就是标本兼治,平常我們生病去醫院治療,醫生往往更重視減輕病症或者治療疾病,初看會覺得這句話沒錯,但和艾灸治療相比就會發現,前者隻是消除症狀,即我們所說的治标,而艾灸不僅僅減輕病症,更重要的還要祛除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即治本。艾灸調理往往是标本兼治,在調理過程中,治療選穴要和養生保健灸結合,才能達到真正的持久療效。
在施灸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體質,因為艾灸雖好,但并不适用于任何人群,有惡性腫瘤、熱性病、傳染病等人不建議艾灸,懷孕期間也不建議艾灸。陰虛、陽虛、氣虛、濕熱、痰濕、淤血體質常艾灸可以改善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
言歸正傳,對艾灸初學者來說,正确取穴隻需五步。
第一步,單一病症或有明顯病竈反應點的病症
首選阿是穴,即病竈的位置或對應的反應點,如局部疼痛、局部皮炎或濕疹、關節炎等,哪裡疼痛灸哪裡即可。
第二步,判斷是否全身性疾病
如果是全身性疾病,一般都會和提高機能的穴位搭配,如大椎、曲池、氣海、關元、三足裡等;若和血液有關的疾病,則需要輔灸膈腧、血海等,以達到治療效果,如荨麻疹,除了艾灸疹子發作明顯的局部阿是穴,還要配合關元、氣海、血海、足三裡等穴位。
第三步,判斷是否為慢性病
慢性疾病由于病程較長,往往會造成身體元氣受損,髒腑失調,所以往往需要加灸扶陽保元的關元和調理髒腑的足三裡。
第四步,判斷是不是和髒腑有關
如果和髒腑有關,除了在相應髒腑附近取穴,再搭配背上相應的俞穴,另外配合下肢的足三裡,如胃炎,可以取附近的中脘穴,再配合背後的胃俞穴,加上足三裡。
第五步,是否有經驗穴
如疝氣用大墩穴,眼病加曲池,便秘腹瀉取天樞等。
這五步是對初學者來說較為簡單的取穴方法,等艾灸過一段時間之後,對艾灸治療疾病也就有了一定了解。
艾灸本就是保健養生之法,平時在家也能艾灸一些保健大穴,比如關元、足三裡、神阙、命門、中脘等,常艾灸這些穴位,可以有效起到保健防病作用。另外也需要注意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醫生不用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