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良種種類大全

良種種類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3 01:31:26

來源:【陝西網】

種田的“學問”

——多項良作,千裡沃土

755.3公斤!

三原縣陂西鎮東毛村小麥種植戶郭才有的一畝四分七厘田,單産755.3公斤,創造全省小麥小面積畝産新紀錄。

郭才有的小麥地能有這樣的産量,得益于科技助力。三原縣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在東毛村開展“噸半田”試驗示範,探索在單位面積産量上的更大提升。

向科技要糧,是從土地中生出的渴望。

三原縣建設14萬畝綠色高效“噸糧田”,建成大程、陂西等鎮為重點的灌區小麥、玉米一體化協同種植區和新興、徐木等塬區農業種植區。

地處八百裡秦川“白菜心”,屬于優質糧食生産區,農業人口20.1萬,占全縣人口的近一半,三原縣依靠科學技術提高單産,實現了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7.01萬畝,總産穩定在19萬噸以上。

良種需良作

在三原縣城關長元家庭農場,播種機“突突突”地走過,就實現了開溝起壟、種肥同播。

傳統的麥地都是平平整整,可這裡卻是一道道溝壟,能出好苗種好麥嗎?

2016年,孫長元組建家庭農場,在農耕中樂于采用新技術與各種機械。經過實踐,節本增效的小麥寬幅溝播技術得到了他的認可。

小麥寬幅溝播技術通過機械進行田間起壟,把小麥傳統平作二至三厘米的播種條帶,調整為播種在壟溝内10—12厘米均勻分布的寬幅帶。壟溝内種床幹淨,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種肥同播也讓種子得到足夠的水分和養分。

依托新型農機,這項技術使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作業一次性完成。

良種種類大全(良種起源)1

村民在田間勞作

“以前不同機械要進田五六次,每一次都要産生費用,反複進地也容易造成土地闆結。”孫長元說,小麥寬幅溝播技術化繁為簡,将小麥種植環節的多重工序縮減為一道,大大降低了生産成本。

在三原縣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站站長楊茂勝眼裡,傳統散播的方式,也存在種子浪費問題。例如,一畝麥地機械化播種隻需要18斤種子,農民人工播種卻需要40到50斤。

“提高糧食産量,有良種也要有良法。沒有使用相配套的管理方法,培育出再好的種子,也不能發揮作用。”楊茂勝說,寬幅溝播技術去年開始大面積推廣,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

玉米作為三大主糧之一,三原着力推廣“5335”節本增效生産技術新模式,實現每畝增産100公斤以上。

“‘5335’的核心是密植,前提還是種子,通過标準化高産高效綠色技術模式,提高玉米生産效率和水平。”楊茂勝說。

糧食單産的增加,主要因素是品種的改良、農田基礎設施的改進和農作方式的進步,這都離不開技術創新。

三原縣推廣玉米增密提單産播種面積6.5萬畝,輻射帶動10萬餘畝,實現了項目區畝增加200—300穗,畝均增加80公斤。獨李鎮的楊五四家庭農場,通過應用新技術,畝增加密度600株,增産達到100公斤以上。

為讓技術深入每個農戶心中,縣裡經常邀請省小麥産業體系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張睿來縣裡指導。

“幾十年來第一次遇到如此複雜的苗情,着急呀。”從今年大年初二開始,他一個人駕駛車輛整天在田間轉悠,跑遍了關中大部分縣區,向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和種植戶反饋問題、提出建議。

來到三原縣,他被求知若渴的農戶圍住了,大家紛紛提問,生怕錯過了和專家求解的機會。

“張教授,何時麥田化除?”富興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永新問。

“張教授,我的麥田去年播種時每畝上了50公斤底肥,現在兩葉一心,還要不要追肥?”栾菊家庭農場主張棟問。

“葉齡在三葉一心以上開始化除,葉齡過小時進行化除容易造成藥害。”張睿認真地回答着大家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根據苗情現狀,應該再追施五公斤二铵、七至十公斤尿素。”

聽罷,農戶們感歎:“種子好,還有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今年肯定打好糧!”

土地“集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從一顆種子到盤中餐,整個過程中,大部分是在土地裡進行的,出苗、抽穗、成熟,要經曆澆水、施肥、鋤草、收割、晾曬等多個步驟。

眼下,種地不再是農民的唯一收入來源。許多人選擇來往于城市和農村之間,打工和種地兼顧着,顧不過來的幹脆就把土地撂荒了。

三原縣農業農村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小麥玉米兩茬莊稼每畝投入成本1000元,每畝産900公斤,每公斤賣2.2元計算,畝産值為1980元,畝盈利是980元。

“這其中還沒有扣除農民付出的人工成本。”縣農業農村局農業股股長安斌說,“農民種糧有一定積極性,但後勁不足。特别是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導緻種地勞力老齡化種糧現象普遍。”

為了防止耕地“非糧化”,加大撂荒耕地複耕,三原縣先後出台穩定糧食生産的相關政策文件,并開展撂荒地整治行動,對全縣耕地撂荒登記造冊建立台賬,複種一塊銷賬一塊。

與此同時,讓專業服務組織替農民種地,在三原也逐漸流行開來,有效解決誰來種地和如何種地的問題。

良種種類大全(良種起源)2

豐收在望

“農民種一年地費時費力,也掙不下幾個錢。”渠岸鎮黃毛村會計張平安說,“大家種地積極性不高,與其撂荒不如把地交給有能力的大戶管。”

2021年,黃毛村四個組1000多畝地,以一畝每年900元的價格,包給了三原渠岸李綿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

起初,一些村民并不願意流轉土地,村幹部就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

四組組長魏鳳芹帶頭簽了合同,将自家六畝多地全部流轉,并積極宣傳土地托管的好處。後來,村民在她家排起隊簽合同。

十天時間,村集體就把四個組符合條件的土地全部流轉了過來。與合作社最終确定以3:5:2的比例進行分紅,村民占50%,村集體占20%。

村民成了“甩手掌櫃”,一年到頭不用幹活也能賺錢,外出打工的人也沒有了後顧之憂。

合作社監事長程平興笑道:“我們給群衆提供的服務就跟‘月子中心’差不多,啥也不用操心。”

因地制宜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産托管等服務模式,不僅讓小農戶成為适度規模經營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也有助于破解流轉土地租金過高、土地撂荒、耕地“非糧化”等問題。

科技創新成果也逐漸更廣泛地用于農業,一條從生産經營到管理服務的完整産業鍊正在加速形成。

走進三原渠岸李綿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各種大型農機十分顯眼。39台動力機械、13架無人機等,能幫助村民完成耕、種、防、收等各個作業環節。

機械化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一個顯著特點。去年秋雨期間,各種轟鳴作響的農機派上了大用處。面對南部灌區農田積水,三原開挖疏通排水渠網、移動土方、拆除砼路面地面,發動各類型排水泵,人歇機不歇24小時進行農田積水搶排。

這段時間孫長元天天在地裡,隻要機械能進,上百畝地的秋糧收起來也不過一會的工夫。“現在,部分地已經耕過了,得趕緊保墒。”他說,“利用縣裡的種糧補貼,已購進1萬多斤種肥,小麥播種不成問題。”

培育新農人

聽說有專家來村裡了,西陽鎮武官坊村種糧大戶魏俊急忙從家裡跑來,邀請專家到他的地裡看看。

“你的這片麥田播種偏晚,苗情偏弱,蘖少根少,土壤濕度較大。近期适量追肥,可以噴灑些葉面肥,促進根系吸收養分,幫助小麥紮根生長。”給自家的小麥“面診”後,魏俊才放了心,立即聯系噴肥機、購買肥料進行噴灑。

耕地有限,科技進步是糧食生産的根本出路。高素質農民,則是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産力的主體和重要吸納力量。

良種種類大全(良種起源)3

農藝師傳授小麥管理技術

“幾年前哪兒是這樣哩。”陝西興民種業的負責人劉興民回憶,為了動員更多的村民參加技術培訓,他自掏腰包,給參加培訓的農戶贈送種子,并且來者有份。

在大程鎮吳家村,劉興民還被村民圍堵過。“這果玉米小的很,是不是有啥問題?”農戶手裡拿着剛從地裡掰下的玉米,攔住劉興民的去路,有些疑惑和氣惱。其他村民聞訊而來,也想知道原因。

劉興民跟着農戶來到地裡,這一看就知道是管理出了問題。他并不言語,而是帶着大家挨家挨戶觀察。“誰種得好,咱是不是一對比就知道?”劉興民舉起不同大小的玉米,借機向村民們講解品種差異和種植技巧。

一場以質疑開頭的争端,最終變成了田間地頭的培訓。

去年春耕時節,三原100多名農技人員組建14個巡回農技服務隊,到各個村普及早春田間技術措施,指導農戶做好田間管理,并進行病蟲害監測、常見病防治,指導農民灌溉糧果34.5萬畝、追肥28.3萬畝、除草15萬畝。

孫長元也是其中的受益者。“多虧了縣上技術人員的幫助,之前條鏽病比較嚴重,他們隔三岔五到地裡指導,不然産量肯定受影響。”他對提升技術和管理的重要性深受感觸,“去年縣裡又指導我整了地,對土壤作了進一步改良。”

身為職業農民,孫長元認為,發展現代農業,光靠夢想和熱情還不夠,還得讓農民走向職業化。

渠岸李綿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就定期邀請專家對社員、農機手、植保技術人員進行農技培訓,讓他們慢慢變得懂市場、善經營。在“孫長元們”的帶動下,近千名農民經過培訓成為新農人。

農民有問題有疑惑,還可以随時撥打縣農業農村局的電話。由于答疑解惑、解決問題效率高,這部熱線電話還被稱為技術指導“110”。

3月23日下午,陵前鎮大寨村村民王林電話求助:自家50畝小麥葉片出現不同程度的白點,卻找不到原因,更不知道怎麼解決。

一個小時内,縣農業科學技術中心副主任王濤趕到了現場。到地裡仔細查看,詢問了具體情況,王濤便給出了答案:“應該是藥沒打好。”

由于王林種植小麥較晚,此時溫度不穩定,配藥時沒有充分攪拌均勻,才導緻打藥後出現不同程度的白點。“噴點葉面肥就行,不用擔心。”王濤一邊寬慰,一邊提出補救辦法。

随後幾次下鄉,王濤還一直惦記着這件事,專門到地裡查看,見補救及時沒有造成影響,他替王林感動欣慰:“作為農業戰線上的一分子,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土地收獲更多糧食,也讓職業農民更好成長。”

縣農業科學技術中心還定期對苗情進行調查,統計平均畝成穗數、平均單株分蘖數和次生根等數據。

這項調查是實打實的手工活兒,中心的技術人員是在地裡一株一株數出來的。

“例如這片小麥地是660平方米,我們就随機取1平方米或者千分之一的面積,進行3次測量,最後取平均值作為統計結果。”縣農業科學技術中心主任王榮介紹說。

去年,原本每月統計苗情也改為周報,目的是通過分析給小麥管理提出參考措施,這些數據最終将彙入田間地頭的農民手中。

(當代陝西)

本文來自【陝西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