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立秋新氣象

立秋新氣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22:53:23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1

8月7日20時29分,迎立秋節氣。指縫太寬,時光太瘦,雖然仍覺四周熱浪滾滾,炎氣蒸騰,但秋的足音已然至耳畔。恍惚間,不由地驚詫:時間過得可真快呀。

立秋·一隅

執一筆純真,畫一隅煙火,贈你一方生趣。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2

插畫《二十四節氣之立秋》

央視新聞《夜讀》X 水墨畫家皇小小獨家呈現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波

作者 | 談正衡

節選自《節氣的呢喃與喊叫》

立秋來了,與夏悄然交接,但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秋天來臨。午後的天空,仍在燃燒,太陽的每一根光線都放射着耀眼的熱力,樹在風中懶懶擺動身子,熱浪撲面,酷暑難當,一招一式猶着霸王鞭

這是因為,立秋處在高溫火力最集中的中伏階段,後餘一個末伏,至少還要再熱半個月。

但是,立秋了,内心難免不透出隐隐歡愉:難熬的悶熱就要過去,桑拿天不會太長,日子有點盼頭了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3

要是田裡的秧苗沒栽完,那得加緊趕。幹活歇場時,近旁樹蔭下總是歇滿人,喝點水,摘下頭上草帽扇會子風。有人跳到荷塘裡,水面蓮蓬水底的藕,弄上來一大抱。另有人鑽進菜園搞來熟透的香瓜,一拳砸開,米黃的瓜子摳出撒在地頭——相信沒多少天,就長出藤蔓,待到開滿朵朵小黃花,天已很涼了。

據說,要是日後有大風大雨,立秋這天稻田秧腳下的泥鳅會在水裡古怪地立直。懵懂小孩聽了大人唆使,會想法子抓來一條泥鳅放水盆裡養着,試圖瞧清這小東西與大風大雨到底有什麼詭異聯系。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4

長夏苦煞,割稻插秧,搶收搶種,泥裡來水裡去,出汗多,睡覺少,吃飯少胃口,肯定消瘦了身子。立秋這天忙裡偷閑稱一稱體重,與立夏時對比看看到底蝕去多少。村前大樹下吊起一杆大秤,有人笑嘻嘻走過去,雙手握緊秤鈎,墜身收腿,此謂懸秤稱人。大約人人都在做一道減法算式吧。好在秋風将起,胃口大開,多打點牙祭,補償夏天的損失,這就是“貼秋膘”。

很快便找到一個借口——過社日,以肉貼膘,大快朵頤。“秋社”是秋季祭祀土地菩薩的日子。殺雞宰鴨,用絲網和旋網從塘裡打來魚蝦,女人們都來幫廚,滿村飄香,男女老幼擠滿幾張桌。衆人一起吃肉,喝酒,直到傍晚“家家扶得醉人歸”。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5

有嬰兒和要斷奶的孩子人家,趁機做點荷花糕。将籼、糯對比的米磨成粗粉,摻點糖,和水蒸熟,出了抹過油的模子,就是一塊塊一寸見方的荷花糕。

嬰孩餓了,拿一兩塊用熱水泡成糊,一匙一匙喂下去。以後日子長哩,荷花糕就是他們的主食或輔食。脫了牙的老人則可以當成糕點,鎖進櫃子裡慢慢享用。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6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7

立秋·民俗

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雖為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尚未出暑,要等到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呢。

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8

貼 秋 膘

古時,立秋這天要懸秤稱人,以驗夏中之肥瘦。暑熱天氣,人們胃口不佳,飯食清淡。待秋風一起,胃口大開,便要開始貼秋膘了。增加營養,當以炖肉為主,如紅燒肉、白切肉、炖雞、炖鴨等。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9

曬 秋

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曬秋”的秋不僅僅是秋天,更代表一種豐收的喜悅,老百姓會利用房前屋後的平台、房頂等空地,曬一曬收獲的農作物,糧食曬得越多,說明收成越好。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10

吃瓜啃秋

立秋食西瓜,謂之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歲時風俗》有記:“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過去,人們會在立秋前一天,把西瓜、蒸茄脯、香糯湯放在院子裡晾一晚。立秋當日,合家飲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11

圖|視覺中國

立秋新氣象(立秋你好)12

立秋·草木人間

視頻《秋天,萬物有靈且美》

央視新聞《夜讀》X科普博主@一方見地

獨家呈現

歲月極美,在于它四時各具韻味。

秋起,縱然暑氣未退,

我們對涼爽卻多了一份悠悠然的期待。

晚雲收夏色,碧水動秋波,

且采一份舒甯在心,

靜待第一片梧桐葉落,

在節令的更叠中,

把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制片人 | 張天宇 主編 | 王若璐

編輯 | 李津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