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
相傳它是中國傳統的鬼節,
也是民間祭祖的日子,
老人都說,
這一天已故的親人會回家
再食一回人間煙火。
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社會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中元節,又稱“七月半”、“鬼節”、“亡人節”等。中元節源遠流長,文化意蘊十分豐厚,它将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民間的鬼月鬼節習俗集于一身,綿延1500餘年,承載着人們的情感與寄托,豐富着人們的精神與生活。
中元之日 地官赦罪
人們将農曆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與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傳統有很大關系。道教将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稱作“上元節”,即今日的元宵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
僧自恣日 盂蘭盆節
中元節,在日期上恰與佛教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盂蘭盆節”(“孟蘭”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挂着,苦不堪言)相重合。盂蘭盆節也在七月十五日,在佛教傳統中又被稱為僧自恣日、佛歡喜日和佛臘日等,在佛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根據佛教教規,佛教僧人到了夏天要度過一個安居期(漢傳佛教中,一般始于農曆四月十六日),七月十五是安居期滿的特殊日子。在這一天,僧人應聚集在一起,請他人任意、盡情地檢舉揭發自己的過失與罪過,自己則要進行誠摯忏悔。這就叫“僧自恣日”。由于這種檢舉、忏悔活動會令佛大為歡喜,所以此日又被稱為“佛歡喜日”。這一天在佛教中還被稱為“佛臘日”或“夏臘”、“臘除”,也就是佛家的年終歲末之日,類似于俗家一年一度的大年三十即除夕。
宋代僧人贊甯《僧史略•賜夏臘》:“所言臘者,經律中以七月十六日是比丘五分法身生來之歲首,則七月十五日是臘除也。”佛臘日一過,就意味着佛家新歲開始,衆僧人喜添新歲,因此,七月十五在佛教中也被稱為“僧受歲日”。
七月十五作為佛教的節日人們更容易想到的是盂蘭盆節。盂蘭盆節也叫盂蘭盆會。據記載,我國最早舉行盂蘭盆會,開始于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他于大同四年(538年)來到同泰寺,在這裡舉辦曆史上第一次“盂蘭盆齋”。此後,這一儀式成為佛教的傳統,并在民間廣泛傳播,形成了具有濃郁佛教色彩的“盂蘭盆節”。
佛教的盂蘭盆節,源自佛教典籍《佛說盂蘭盆經》所記載的“目連救母”故事。
目連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他經過艱苦修行,獲得六通(即六種智慧),他想超度父母,以回報父母哺乳養育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傷心不已,便以缽盛飯,前去送給母親食用。母親手拿飯缽,急欲使用,可是,“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目連于是禀告佛祖,請求佛祖解救苦海無邊、饑餓難耐的母親。佛祖說:你母親罪孽深重,非你一人所能解救,“須十方衆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遂告訴目連“救濟之法”。佛祖說:十方衆生,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卧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衆僧。”十方衆僧道力無邊,品德如汪洋大海,定能救出你的母親。
佛祖還說,如有人供養這些自恣僧,則“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目連依照佛祖所說的方法去做盂蘭盆供,其母親當日便解脫了餓鬼之苦。
目連救母故事對于我國古代許多民間藝術樣式産生深遠影響,早在宋代就有題為《目連救母》的雜劇,明代鄭之珍的《目連救母勸善戲文》,萬曆年間的《目連記》等,更是廣為傳播。到近現代,幾乎所有地方劇種都搬演過“目連戲”,普通百姓争相觀看目連救母的感人故事,這成為每年中元節、盂蘭盆會期間不少地方的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
鬼月鬼節,祭祖感恩
中元節與民間社會由來已久的鬼月鬼節習俗也密不可分,在傳統的民間信仰中,人們把整個農曆七月視為“鬼月”。這與先秦時代即已形成的陰陽五行觀念以及四時祭祀先祖尤其是迎秋、秋嘗、秋祭等風俗密切相關。
古人有秋天之神為白帝、主殺伐、為死神的觀念。因此形成了在秋天到來的七月份迎白帝、祭秋神的習俗。用來祭祀秋神的東西,往往就是秋天剛收獲的谷物瓜果等食品,這樣,秋祭自然也就包含了秋嘗的意味在内。後來,這種習俗逐漸演化為視整個七月為鬼月的觀念。
按照古人的觀念,人死後有另一種存在形式,就是通常說的“鬼”。鬼是純陰之物,大多數時候隻能生活在陰界,很少能到陽間來,但是農曆七月是個例外。人們相信,到了七月初一,閻王便将鬼門關打開,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而七月十五日(有的地方認為是七月三十日),是閻王重新将鬼門關上的日子,也就是民間送鬼的日子。這便是七月十五為鬼節的由來。
在鬼月裡,許多地方人們要把祖先的亡靈接回家,以豐富的貢品獻供祭奠,還要以點火堆、放河燈等辦法去照料那些沒有歸宿的鬼魂,滿足其出行、轉世的要求。到了七月十五,舉行各種儀式,如燒法船、拜忏等等,恭送先祖亡靈及各式鬼魂打道回府。
中元節祭祖是各地的常見習俗,祭祖主要是上墳祭奠先人,在墳頭“壓紙”,告訴先人此墓已經有後來人祭掃;或用紙做燈,焚燒于墳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如果先人亡故滿三年者,兒女們要在這一天脫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稱“換孝”。祭拜時,依照輩分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彙報并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全家平安幸福。
中元節祭祀除燒紙錢外,還有燒衣、燒包袱等習俗。在有的地方,還需要用麻和谷向祖先獻祭,來報告秋熟,所以又稱“麻谷節”,有的地方甚至用麻和谷來祭墓。
從祭祀活動形式看,表達生者對亡人的一種緬懷心理——思念,釋放着生者對過世亡靈的一種特殊的思念方式。前人做給後人看,後人留給後人悟,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直至今日。
河燈璀璨,普渡慈悲
中元節在民間常被稱為“鬼節”“七月半”。中元由上元而來的,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彩慶元宵;那麼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
不過,人鬼有别,所以中元節張燈和上元節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所以,上元節張燈是在陸地,中元節張燈是在水裡。
由此中元節有放河燈的習俗。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古人認為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代表對已死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具有照冥拯孤、超度亡靈的意義,是古人慈悲的表現,富有人情味。
道家在這一日的夜裡誦經,讓亡靈得到解脫。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度法會,就是“盂蘭盆會”民間,中元節人們還會“燒街衣”,在入黑後,帶着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果腹。
鬼神信仰 彼岸想象
在廣大的民間世界,普遍活躍着一種來自原始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民間信仰,普遍相信鬼神的存在。《禮記•祭義》就曾解釋鬼為何物:“衆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為鬼。”尤其是漢魏時期受到來自西方天竺佛教教義以及産自本土道教教義的影響,民間的鬼信仰、鬼文化愈益繁複紛雜,想象構造了一個有閻王、鬼帝、鬼吏、鬼卒及衆鬼魂等組成的陰間世界。這種鬼信仰、鬼文化,在每年的鬼月鬼節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緻。
人們認為,七月為鬼月,平時陰間看得緊,鬼魂出不來,隻有到了七月才能出來,所以小時候,大人警告我們,七月夜晚聽到陌生聲音喊名字,千萬不能答應,答應了魂就被擄去了;單獨一個人在沒人的地方,特别是河邊,看到花花綠綠的東西千萬别去拿,那有可能就是鬼變的等等,至今還記憶猶新。
一到七月十三日後,大人更是嚴厲地叮囑,“七月半,鬼亂竄”,黃昏後不要到外面去玩耍。因為到處都是鬼魂,那些孤魂野鬼,無處發洩怨氣,很可能捉弄小孩。尤其要防吊死鬼,因為吊死鬼帶三分陽氣,太陽一落山,天還亮時,他們就可能現形出來活動。為此,七月半的夜晚,小孩們是不敢在外面亂跑的,早早地便上床睡覺了。第二天,清晨的到來,宣告着“鬼節”已過,“鬼門關”已閉,一顆不安的心才算徹底地放下來。
中元節集中體現了中國人對陰間、冥界、地獄之類的彼岸世界的信仰與想象,更使這個節日帶有某種敬畏與神秘的色彩。這種信仰與想象,既在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勸善懲惡、道德約束與道德自律的作用,又是中國人表達自己的瑰奇想象力、驚人創造力的重要渠道,并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創造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民間的鬼神信仰,以及在此土壤上形成的極具中國特色的“鬼”文化,成為中國形形色色的藝術表現形式主題和素材的一個重要來源。例如,在許多地方廣為流行、深受民衆喜愛的“鐘馗畫”,表現的就是被民間視為守護神的鐘馗打鬼的題材,表達了人們對平安生活的企盼與心願。這些神鬼題材的藝術創作是表達民衆情感願望、善惡判斷的重要途徑,也是表現中國民間豐富瑰奇的想象力、創造力的重要領域。
宋代劉辰翁在《水調歌頭》一詞中吟詠中元節說:“天地有中氣,第一是中元。”中元節,融合了道、佛、民間等多種來源,曆史悠久,意蘊綿長,它具有道德教化、情感寄托、審美娛樂等寶貴的精神文化價值,也有緬懷先祖、孝敬父母的“孝”觀念和照冥拯孤、樂善好施、慈航普渡、慈愛無邊的博愛精神,而與之相伴,是那種敏銳感應節令氣候變化、親近自然、融入自然,敬畏自然的天人合一意識,以及将生活本身加以升華提升從而創造富有詩情畫意生活形式的積極人生态度等,這都使這個節日充滿了溫情與詩意。
◎本文參考書目為《中國傳統節日》與《傳統節日》,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