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打醬油,是一個比較常用的自我調侃詞,意思跟“重在參與”或者是“陪太子讀書”差不多。但其實,它不是個新鮮詞,在鎮江每年春節前都會有數以千計的市民排隊打醬油的場景。
在過去,“打醬油”是每一個孩子最為平常的記憶。改革開放之初,物資供應還不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高,商店裡的很多東西都采取零賣的方式。比如,家裡需要醬油,就拿着瓶子到商店去打醬油;需要醋,就去打醋;煤油、汽油、食用油、白酒等等都是如此。食鹽、砂糖可以零賣,雪花膏之類的化妝品也可以零賣。在一些地方,連香煙都可以拆散了一支一支地零售。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購買零零碎碎的生活必需品通常都是由孩子跑腿,遇到幾分幾厘的零錢,售貨員就會把糖果或糖豆當作找頭給孩子,皆大歡喜。 全民緻富奔小康,城鄉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矛盾也大大緩解,現在已經沒有人去零星地購買生活必需品了,更多的人會到超市量販式地大采購,或是批量網購、團購,再也不用“摳門”地過緊日子了。這也是所有城鄉人民,尤其是經曆了“打醬油”年代的人們最深切的感受。 文/胡波 鋼筆畫/朱亞文 漫畫/曹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