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為什麼身體被各種炎症困擾

為什麼身體被各種炎症困擾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20 06:57:10

為什麼身體被各種炎症困擾(很多病都拴在炎症)1

癌症、血栓、心律失常、動脈粥樣硬化……很多疾病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其背後往往有着共同的“土壤”——炎症。

近期,刊登在《美國心髒病學會雜志》(JACC)腫瘤子刊上的一篇論文指出:

癌症和心血管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學基礎,「炎症」就是其中之一。很多病都拴在“炎症”這根繩上。

為什麼身體被各種炎症困擾(很多病都拴在炎症)2

《生命時報》結合該研究采訪專家,告訴你炎症對身體的影響,并教你和體内的炎症和平相處。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系教授 王月丹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 任菁菁

炎症,多種疾病共同的土壤

炎症屬于基本免疫反應,是機體受到某種刺激(如外傷、感染)時,發生的一種以防禦反應為主的病理過程。

炎症反應可以防止感染的擴散、清除壞死組織、恢複器官功能。試想,如果人體沒有炎症反應,機體将不能控制感染并修複損傷。

但如果放任發炎不管,也會導緻嚴重的後果。

為什麼身體被各種炎症困擾(很多病都拴在炎症)3

JACC腫瘤子刊上的這篇論文指出,炎症反應是一些重大疾病發展中的重要一環,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聯系,包括炎症、吸煙、肥胖和血小闆功能改變。

文章強調,炎症是惡性腫瘤和心血管疾病進展的主要因素。炎症還可以通過産生活性氧(ROS)導緻房顫 、動脈粥樣硬化和癌症的發展。

在動物模型中已被證明,某些炎症因子可以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的形成。

為什麼身體被各種炎症困擾(很多病都拴在炎症)4

總之,這篇論文提醒我們,炎症是很多疾病的幕後推手,更是癌症和心血管病共同的土壤。

這一觀點與先前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項報告相吻合,該報告提到: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這些感染便是我們俗稱的“炎症”。

小到感冒,大到埃博拉,本質上都是炎症,隻是嚴重程度有着天壤之别。

炎症是這樣連累身體的

炎症本質上是一種适應性反應,旨在恢複體内平衡,一般認為在可控範圍内的炎症反應是有益的,但如果平衡被打破,炎症可能就會失控。

當炎症失控時,重要器官的組織和細胞因受到炎症因子攻擊而發生病變,影響相關功能。

為什麼身體被各種炎症困擾(很多病都拴在炎症)5

除了心血管病和癌症外,炎症還可能是以下疾病的源頭:

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發展中,炎症反應會通過氧化應激機制,損傷血管和組織的内皮細胞,使胰島素在組織中的轉運和吸收受到影響,引起胰島素抵抗。

同時,炎症刺激脂肪細胞異常代謝,分泌過量的炎症因子,進一步損傷胰島細胞,加速了糖尿病的發展,形成惡性循環。

神經系統疾病

炎症反應的失控還會産生神經毒性,損傷神經元細胞。

比如,老年癡呆症患者腦内的星形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會在炎症反應中釋放一氧化氮、腫瘤壞死因子等炎症因子,加劇神經元的退行性病變。

肥胖

脂肪組織不僅能貯存能量,還包含巨噬細胞等。當脂肪堆積分泌過量的脂肪細胞因子時,會引起全身性的慢性炎症,脂肪組織巨噬細胞浸潤會加劇這種慢性低度炎症狀态。

正因如此,肥胖被視為一種疾病,且常伴有多種并發症。

抑郁

抑郁症發病期間,炎性細胞因子釋放和炎症反應都比較活躍。抑郁症患者不僅炎症因子增加,也會出現炎症反應增強。

美國埃默裡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教授安德魯·米勒表示,炎症是抑郁症的病因之一,慢性炎症的輕微增加都會導緻抑郁症風險增大。

“控炎”從生活點滴入手

引起炎症的原因很多,可分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

  • 内源性因素包括DNA的損傷、端粒功能異常、氧化應激等;
  • 外源性因素包括感染、外界環境及毒物刺激、不良飲食習慣等。

内源性因素難以改變,但我們可以通過減少外源性因素的影響,來避免或控制炎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改善生活環境及生活方式。

為什麼身體被各種炎症困擾(很多病都拴在炎症)6

遠離污染環境

生活中處處暗藏引發炎症的因子,如高溫、低溫、紫外線和放射線等物理因子,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生物因子,強酸、強堿和甲醛等化學因子,以及不當使用藥物和其他生物制劑。

建議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在戶外盡量遠離環境污染處,家中要勤打掃,保證室内幹淨整潔,不亂用藥,盡量不要使用殺蟲劑、染發劑等可能含有有害物質的産品。

保持良好心情、規律作息

持續的心理壓力,可能破壞機體調節炎症活動的能力;熬夜引起的晝夜紊亂,也會增加多種炎症疾病風險。

建議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态度,每天睡夠7~8小時,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調節情緒,必要時應求助心理醫生。

養成運動習慣

肌肉收縮時,能夠分泌一些細胞因子和分子量較小的肌動蛋白,這些物質進入血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全身的炎症反應。

因此,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不隻要做有氧運動,還要注意增強肌肉力量,建議身體條件允許的人适當做一些負重練習。

少吃垃圾食品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常吃高鹽、高油、高熱量的食物會改變腸道菌群,增加腸道通透性,容易導緻慢性炎症。

一些糕點中的反式脂肪酸、燒烤中的糖化終産物等,都會加重炎症反應,進而引起各種慢性退化性疾病。

此外,大量食用肉類尤其是紅肉,也會增加體内炎症反應的發生幾率,建議日常飲食要控制肉類食物的攝入。

吃點“抗炎食物”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學教授安德魯·威爾博士有一個著名的“抗炎食物金字塔”理論,他指出——

  • 果蔬的抗炎效果最佳,每天至少攝入4~5份蔬菜,每份約80克;
  • 粗糧、面食、豆類次之,每天要搭配食用;
  • 有機菜籽油、堅果等健康脂肪居第三;
  • 魚和海鮮,每周可攝入2~6份(1份約113克)。
  • 蘑菇、雞蛋、酸奶、生姜、大蒜、茶、核桃、咖啡等都具有抗炎功效。

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改善免疫力,對控制和緩解慢性炎症有很好的作用,但如果患有較為嚴重的急性炎症或相關疾病,僅靠生活方式難以控制,應及時求助醫護人員。▲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