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糖異生反應特點

糖異生反應特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8:27:24

非糖物質轉變為葡萄糖或糖原的過程稱為糖異生(gluconeogenesis)。非糖物質主要有生糖氨基酸(甘、丙、蘇、絲、天冬、谷、半胱、脯、精、組等)、有機酸(乳酸、丙酮酸及三羧酸循環中各種羧酸等)和甘油等。不同物質轉變為糖的速度不同。

進行糖異生的器官,首推肝髒,長期饑餓和酸中毒時腎髒中的糖異生作用大大加強,相當于同重量的肝組織的作用。

一、糖異生的途徑

糖異生的途徑基本上是糖酵解或糖有氧氧化的逆過程,糖酵解通路中大多數的酶促反應是可逆的,但是糖酵解途徑中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三個限速酶催化的三個反應過程,都有相當大的能量變化,因為己糖激酶(包括葡萄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應都要消耗ATP而釋放能量,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應使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轉移其能量及磷酸基生成ATP,這些反應的逆過程就需要吸收相等量的能量,因而構成“能障”,為越過障礙,實現糖異生,可以由另外不同的酶來催化逆行過程,而繞過各自能障,這種由不同的酶催化的單向反應,造成兩個作用物互變的循環稱為作用物循環或底物循環。

(一)由丙酮酸激酶催化的逆反應是由兩步反應來完成的。

首先由丙酮酸羧化酶催化,将丙酮酸轉變為草酰乙酸,然後再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由草酰乙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這個過程中消耗兩個高能鍵(一個來自ATP,另一個來自GTP),而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分解為丙酮酸隻生成1個ATP。

由于丙酮酸羧化酶僅存在于線粒體内,胞液中的丙酮酸必須進入線粒體,才能羧化生成草酰乙酸,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在線粒體和胞液中都存在,因此草酰乙酸可在線粒體中直接轉變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進入胞液中,也可在胞液中被轉變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但是,草酰乙酸不能通過線粒體膜,其進入胞液可通過兩種方式将其轉運:一種是經蘋果酸脫氫酶作用,将其還原成蘋果酸,然後通過線粒體膜進入胞液,再由胞液中NAD -蘋果酸脫氫酶将蘋果酸脫氫氧化為草酰乙酸而進入糖異生反應途徑,由此可見,以蘋果酸代替草酰乙酸透過線粒體膜不僅解決了糖異生所需要的碳單位,同時又從線粒體内帶出一對氫,以NADH H 形成使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醛,從而保證了糖異生順利進行。另一種方式是經谷草轉氨酶的作用,生成天門冬氨酸後再逸出線粒體,進入胞液中的天門冬氨酸再經胞液中谷草轉氨酶催化而恢複生成草酰乙酰。有實驗表明,以丙酮酸或能轉變為丙酮酸的某些成糖氨基酸作為原料成糖時,以蘋果酸通過線粒體方式進行糖異生,而乳糖進行糖異生反應時,它在胞液中變成丙酮酸時已脫氫生成NADH H ,可供利用,故常在線粒體内生成草酰乙酸後,再變成天門冬氨酸而出線粒體内膜進入胞漿。

糖異生反應特點(糖異生的途徑和生理意義)1

草酸乙酸逸出線粒體方式

①蘋果酸脫氫酶 ②谷草轉氨酶 ③檸檬合成酶 ④丙酮酸羧化酶 ⑤ATP-檸檬裂酸酶合

(二)由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兩個反應的逆行過程

由兩個特異的磷酸酶水解己糖磷酸酯鍵完成,催化G-6-P水解生成葡萄糖的酶為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催化1,6-二磷酸果糖水解生成F-6-P的酶是果糖二磷酸酶(fructose diphosphatase)。

除上述幾步反應以外,糖異生反應就是糖酵解途徑的逆反應過程。因此,糖異生可總結為:

2丙酮酸 4ATP 2GTP 2NADH 2H 6H2O→葡萄糖 2NAD 4ADP 2GDP 6Pi 6H

糖異生反應特點(糖異生的途徑和生理意義)2

肝與腎皮質中糖氧化與糖異生的通路

現将肝髒和腎皮質中糖的氧化與糖異生作用過程總結如圖4?1,糖異生作用的三種主?要原料有乳酸、甘油和氨基酸等,乳酸在乳酸脫氫酶作用下轉變為丙酮酸,經前述羧化支路成糖;甘油被磷酸化生成磷酸甘油後,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再循糖酵解逆行過程合成糖;氨基酸則通過多種渠道成為糖酵解或糖有氧氧化過程中的中間産物,然後生成糖;三羧酸循環中的各種羧酸則可轉變為草酰乙酸,然後生成糖。

二、糖異生的生理意義

(一)糖異生作用的主要生理意義

是保證在饑餓情況下,血糖濃度的相對恒定。

糖異生反應特點(糖異生的途徑和生理意義)3

Cori循環

血糖的正常濃度為3.89?.11mmol/L,即使禁食數周,血糖濃度仍可保持在3.40mmol/L左右,這對保證某些主要依賴葡萄糖供能的組織的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停食一夜(8-10小時)處于安靜狀态的正常人每日體内葡萄糖利用,腦約125g,肌肉(休息狀态)約50g,血細胞等約50g,僅這幾種組織消耗糖量達225g,體内貯存可供利用的糖約150g,貯糖量最多的肌糖原僅供本身氧化供能,若隻用肝糖原的貯存量來維持血糖濃度最多不超過12小時,由此可見糖異生的重要性。

(二)糖異生作用與乳酸的作用密切關系

在激烈運動時,肌肉糖酵解生成大量乳酸,後者經血液運到肝髒可再合成肝糖原和葡萄糖,因而使不能直接産生葡萄糖的肌糖原間接變成血糖,并且有利于回收乳酸分子中的能量,更新肌糖原,防止乳酸酸中毒的發生。(圖4-12)

(三)協助氨基酸代謝

實驗證實進食蛋白質後,肝中糖原含量增加;禁食晚期、糖尿病或皮質醇過多時,由于組織蛋白質分解,血漿氨基酸增多,糖的異生作用增強,因而氨基酸成糖可能是氨基酸代謝的主要途徑。

(四)促進腎小管泌氨的作用

長期禁食後腎髒的糖異生可以明顯增加,發生這一變化的原因可能是饑餓造成的代謝性酸中毒,體液pH降低可以促進腎小管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使成糖作用增加,當腎髒中α?酮戊二酸經草酰乙酸而加速成糖後,可因α-酮戊二酸的減少而促進谷氨酰胺脫氨成谷氨酸以及谷氨酸的脫氨,腎小管細胞将NH3分泌入管腔中,與原尿中H 結合,降低原尿H 的濃度,有利于排氫保納作用的進行,對于防止酸中毒有重要作用。

三、糖異生的調節

糖異生的限速酶主要有以下4個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和葡萄糖磷酸酶。

(一)激素對糖異生的調節

激素調節糖異生作用對維持機體的恒穩狀态十分重要,激素對糖異生調節實質是調節糖異生和糖酵解這兩個途徑的調節酶以及控制供應肝髒的脂肪酸,更大量的脂肪酸的獲得使肝髒氧化更多的脂肪酸,也就促進葡萄糖合成,胰高血糖素促進脂肪組織分解脂肪,增加血漿脂肪酸,所以促進糖異生;而胰島素的作用則正相反。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都可通過影響肝髒酶的磷酸化修飾狀态來調節糖異生作用,胰高血糖素激活腺苷酸環化酶以産生cAMP,也就激活cAMP依賴的蛋白激酶,後者磷酸化丙酮酸激酶而使之抑制,這一酵解途徑上的調節酶受抑制就刺激糖異生途徑,因為阻止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向丙酮酸轉變。胰高血糖素降低2,6-二磷酸果糖在肝髒的濃度而促進1,6-二磷酸果糖轉變為6磷酸果糖,這是由于2,6-二磷酸果糖是果糖二磷酸酶的别位抑制物,又是6?磷酸果糖激酶的别位激活物,胰高血糖素能通過cAMP促進雙功能酶(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磷酸化。這個酶經磷酸化後就滅活激酶部位卻活化磷酸酶部位,因而2,6-二磷酸果糖生成減少而被水解為6?磷酸果糖增多。這種由胰高血糖素引緻的2,6-二磷酸果糖下降的結果是6?磷酸果糖激酶1活性下降,果糖二磷酸酶活性增高,果糖二磷酸轉變為6?磷酸果糖增多,有利糖異生,而胰島素的作用正相反。

糖異生反應特點(糖異生的途徑和生理意義)4

高血糖素水平升高對肝細胞外2,6-二磷酸果糖濃度的影響

除上述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對糖異生和糖酵解的短快調節,它們還分别誘導或阻遏糖異生和糖酵解的調節酶,胰高血糖素/胰島素比例高誘導大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6-磷酸酶等糖異生酶合成而阻遏葡萄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合成。

(二)代謝物對糖異生的調節

1.糖異生原料的濃度對糖異生作用的調節?血漿中甘油、乳酸和氨基酸濃度增加時,使糖的異生作用增強。例如饑餓情況下,脂肪動員增加,組織蛋白質分解加強,血漿甘油和氨基酸增高;激烈運動時,血乳酸含量劇增,都可促進糖異生作用。

2.乙酰輔酶A濃度對糖異生的影響?乙酰輔酶A決定了丙酮酸代謝的方向,脂肪酸氧化分解産生大量的乙酰輔酶A可以抑制丙酮酸脫氫酶系,使丙酮酸大量蓄積,為糖異生提供原料,同時又可激活丙酮酸羧化酶,加速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使糖異生作用增強。

此外乙酰CoA與草酰乙酸縮合生成檸檬酸由線粒體内透出而進入細胞液中,可以抑制磷酸果糖激酶,使果糖二磷酸酶活性升高,促進糖異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