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21:25:35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1

作為僑鄉梅州人,從小到大身邊的朋友和同學都是印尼歸僑後代。他們說出的地名,他們收到的家書寄出地——坤甸、泗水、棉蘭、雅加達、山口洋、三寶壟等,對我來說,是非常親切和熟悉的地方。

所以,當我終于落地坤甸時,一句印尼語不通,也沒有認識的熟人或親戚,但卻絲毫不擔心。我遇見了很多華人,每當說出“我是客家人”時,總能看見他們臉上瞬間放松的神情,長歎一句“哦……”,然後我就被他們接納了。這種感覺是非常奇妙的,作為一個陌生人,我在離家鄉幾千公裡的陌生城市找到了一種歸屬感。

當我在山口洋街頭被一位老太太邀請進屋坐坐時,似乎也覺得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兩人坐在屋裡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也絲毫不尴尬。我想起了已故的外婆,不知這位老太太是否也在我身上找到了一些熟悉感?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2

爪哇島飛往婆羅洲的空中。從舷窗望出去,你會産生一種錯覺——與其說是飛行在天空,倒不如說是像一尾魚遊弋在珊瑚雲海中。那一座座高聳入雲的火山是迷失的島嶼,散落在爪哇海域。

不同于因大量噴發的火山灰而肥沃富饒的爪哇島,婆羅洲——又稱加裡曼丹島——地廣人稀,每平方公裡人口隻有25人(爪哇則有1055人)。

但這裡的種族極為複雜,比如首府坤甸市市長身上那種絲質禮服,其實是馬來族穆斯林常穿的傳統服裝,他們的祖籍在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島上内陸森林還居住着許多部落,現在統稱為“達雅克人”。這座巨島的北部還有兩個馬來西亞省份:沙巴和沙撈越,以及小小的獨立蘇丹國汶萊。

在1950年代從荷蘭手中獲得獨立前,印尼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工業文明讓印尼群島有了技術整合的可能,但就當下而言,這仍是一個巨大挑戰。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3

我們可以從吃貨(正經的說法是食物景觀學)的角度來比較一下馬來西亞、印度與印尼這三個國家——它們同樣有着多元複雜的宗教種族及語言文化。

馬來西亞像叻沙,有着以魚熬出來的酸辣濃湯底的“大馬味兒”,但你仍可識别出碗裡的各種食材與香料,蝦、豆芽、薄荷、檸檬、香茅等;印度自然是一鍋熬制已久的咖哩糊糊,所有異同都被包容,無論葷素都以面目模糊,符合人們期望的“印度”味兒;而印尼呢,它不是一道菜,而是一張擺滿菜肴的餐台,有印尼炒飯、炸豆腐,也有花生醬雜菜、蝦片和爪哇咖啡,有時還會有咖喱雞和冬陰功,這些吃喝之食各有特色,卻不能混在一起。

而華人、華僑或稱華族,就是印尼這個餐桌上的一道經典菜。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4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5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6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7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8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9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10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11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12

印尼華人的曆史悠久,悠久到什麼程度呢?在荷蘭人和其他歐洲人的記錄于16世紀出現前,關于印尼最早期的人類活動記錄都是以中文寫成。

這些久居印尼的華人大多數來自福建及廣東。祖籍廣東梅縣的客家人羅芳伯還于1777年在這裡創建海外第一個民主制國家“蘭芳共和國”,前後傳了12代,110多年,比美國的成立還早了10年,這在當時是極為先進和不可思議的。

這群因天生注定的共同元素——體質、習俗、禮儀、經濟、利益乃至某種精神上的榮譽等而聚集在一起的人,按當代民族主義理論家安德森的說法,就是一個“想象的共同體”。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13

身處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并不重要,方言才是識别身份的分水嶺。

走在坤甸7月的街上,陽光灼燒着你的皮膚生疼。這裡是維度為0的赤道之城。

對坤甸人而言,身處南半球還是北半球其實并不重要。Y 字形卡江(Kapuas)的存在,才是關乎日常生活的界線。

在這個多語言混雜的城市裡,除了印尼語,馬來和粵語、普通話、英語、閩南語、潮汕話、客家話都是通用的語言。二戰前,坤甸華人社會分幫分派——潮州幫和客家幫。幫派的劃分不是以地緣,而是以方言定格的,也就是潮州話與客家話。這兩種語言的界限非常分明,卡江就是它們的分水嶺。

這條印尼第一大内陸河将坤甸的市區與郊區隔開:市區老埠頭是潮人的聚居地,幾乎全講潮州話,連客家人也不例外。離開坤甸,沿卡江而上,幾百公裡長的兩岸有大小十幾個城市,這一帶的華人有90%都是客家人,都講坤甸式的客家話。

不同的語言帶去了不同的解讀。“坤甸”這個城市名字也有兩種拼寫,一是Khuntien,取自中文音譯,來自于市區三神廟裡一塊源于清光緒年間的題匾“湛恩海甸”;第二種是國際通用的官方拼法Pontianak,這在馬來語裡指的是一種民間傳說中因生産而死去,并在死後專門找男性複仇的女鬼。

一個看似簡單的取名邏輯,透露出兩個種族完全不一樣的思維與文化,這也給外地人的尋訪造成了極大困難:你可以很輕易地在中文網頁裡搜到與坤甸華人相關的地名,但這些地名在英文網頁、印尼語網頁裡卻并不存在。

街上幾乎看不見的士、載客三輪車,在互聯網不适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這座城市可以說是與現代世界隔絕了。想要融入當地華僑社會隻有兩種辦法:一是通過官方組織,例如僑社社團、報社或學校的文化交流;二是通過血緣與地緣關系的民間聯系。人際關系在此如此重要——這不也是華人社會的典型特征嗎?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14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15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16

AbangKepiting,坤甸好評第一的海鮮餐館。按圖索骥來到這裡後,我遇見了年輕的印尼華裔Robin Kowk。店裡隻有他一人能講英文,所以他被推上來接待我這個外國人。

點完一道印尼咖喱螃蟹和清炒空心菜,我問他,你能幫我一個忙嗎?他立刻坐在我對面,做出“願意”的神情。

接下來的一小時,被Robin、海鮮店老闆的父親王玉山老先生和我所使用的客家話、普通話、英文、印尼話四種語言所填塞。Robin不會講中文,王老先生不會講英文,我不會講印尼話。但我們所遇到的交流障礙,都恰到好處地被彌補了。比如,我所查到的地名資料是中文的“烏落港”,Robin不識中文無法确定其印尼語拼寫,我隻要用客家話說給王老先生聽,他就知道在哪裡,然後用印尼語說出那個名字,Robin就能在谷歌地圖上找到這個地方。

原鄉來自廣東揭西的王老先生已逾古稀,能說普通話、客家話和潮州話。他在印尼生活了一輩子,經曆了日侵、排華、印尼内政等重要曆史事件。

和一些幸運的難民一樣,王老如今過上了好生活,家裡大多數的親人去了澳洲和英國等海外,兒子留在本地開海鮮館。平日裡他不是去店裡看看,就是在家看書讀報,寫一本名為《歲月留痕•我的回憶錄》的自傳。

“我是失落的一代,覺得自己的根被切斷了。”王老先生感慨。

即使印尼當地普遍流行喝咖啡,王老先生也還保留着泡功夫茶的習慣。茶,要喝唐山的;報紙,要看中文的。他曾自嘲:如果今天報紙多了一則訃告,那麼明天就少了一份報紙訂閱量。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17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18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19

與王老等“印尼老一代”相比,Robin代表了新一代華裔的生存狀态。他出身華僑世家,是第三代華僑。

Robin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姐姐兩口子卻是天主教徒,父母親呢,在他看來是“每天都拜拜”的無神論者。他給我一個小建議:“在印尼,你最好永遠不要在他們面前承認自己是無神論者,因為大多數印尼人根本無法理解這種事。”

印尼的宗教團體彼此寬容,國家并不歧視任何宗教團體。然而這個國家卻無法容忍無神論。蘇哈托時代以來,每位印尼國民都必須在身份證上注明宗教信仰,可供選擇的正統宗教有五大類: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而如今又新增一個選項:儒教或孔教。

華人信奉的儒教或孔教,其實隻是在重大節日或喪葬嫁娶日子裡去寺廟祈福。即使不識字,印尼人也會在過年和元宵時在家裡挂滿了“恭喜發财”、“萬事如意”、“财源滾滾”的紅燈籠和對聯等紅色裝飾品,而八卦鏡、香燭台、佛龛、字畫、牌匾等小物件在坤甸也随處可見。與其說這是一種信仰,不如說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承襲。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20

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Saya bangsa Cina.(我是一個中國人)。

在 Robin 的幫助下,我租了一輛車去山口洋(Singawang),一個全是客家人的小鎮。山口洋位于婆羅洲北部的海邊,往返6小時車程。飽受海嘯災難肆虐的印尼人并不認為沿海是一種優勢,這也算是客家人的特性——從來不争什麼,從來都是忍耐,躲在偏遠角落裡讨生活。

從坤甸到山口洋110公裡的路上,約有近百座清真寺、十來座廟宇、三五座教堂和一座印度廟。難怪山口洋素有“千廟之城”之稱。

午後炎熱的小鎮上幾乎無人行走。一排排雙層小洋樓間隻有幾隻白鴿飛過,兩位老太太在家門口的屋檐下唠嗑。我問她們:“可以幫你們拍照嗎?”其中一位老太太迅速逃遁,另一位則邊擺手邊嗔怒道:“拍什麼拍,我都老人家了!”

但當她聽說我從中國梅縣而來,就立刻邀請我去她家。“梅縣啊,我父親就是梅縣來的……”

屋裡有一些中式裝飾,如對聯、福字,還有一張挺熱鬧的全家福,那是她和丈夫、四個女兒和女婿以及一個兒子。由于父親已去世多年,她很久都沒有回過梅縣。她還記得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Saya bangsa Cina.(我是一個中國人)。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21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22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23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24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25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26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27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28

她唯一一次來中國,是五年前去廣州看高血壓病。那次還是丈夫陪著她去的。如今,丈夫也離開好些年了,而“除非有人死或清明挂紙”,在椰城工作的女兒們也很少回山口洋。老太太不願意搬去大城市生活,她覺得那裡太吵鬧。

我請老太太寫她自己的名字,她一邊“我都沒戴老花鏡怎麼寫字”地拒絕,一邊飛快地在本子上寫下一個名字:劉五洲。我也把自己的名字寫給她看,但劉老太并不急于知道。“轉個頭就忘記啦,年紀大了沒辦法。”不過她清楚地記得與父親和丈夫有關的所有時間、數字和小事。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29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30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31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32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33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34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35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36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37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38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39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40

葉落,生根。是一種生存本能,是接納自己的命運,是改變命運的開始。

從山口洋回坤甸的路上,我還拜訪了當地的華人墓地。墓地、墳地、墳墓都被稱作“地”,這點倒和梅縣相同。華人墓園叫“唐人地”,書面寫做“義山”。

離坤甸一個半小時車程的“韓江義山”是當地最重要的華人墓地之一,韓江是以前潮州府(涵蓋了潮汕揭陽普甯等)的母親河。這個義山墓園由潮州華人組織開辟維護,住客都比較新,大概是近10-20年的,且大多為夫妻合葬。有意思的是,好幾個女性都信了天主教,男性則保持中國傳統禮教。

Robin說,他的祖母和曾祖母也葬在這裡。每逢清明,他們會來這裡“挂紙”(掃墓)。有趣的是,他們會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燒掉一艘洋船。“燒洋船”是坤甸華人在“七月半”(中元孟蘭勝會)舉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每年制作洋船的尺寸是不一樣的,頭一年的尺寸會比上一年多一公分。當地華人認為,人間每年都會去世許多人,因此每年的船就要制造得大一點,不然的話,那些将要坐船歸去的靈魂會坐不下。

據Robin介紹,他們相信洋船是華人先輩經曆了千辛萬苦,從遠方來到此地所搭乘的工具。将這洋船“燒”掉,其實是在向後輩們訴說,他們的根是在遙遠的地方。從哪裡來,最終還是要回到哪裡去。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41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42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43

印尼語你不回家嗎怎麼說(父親教她第一句印尼語是)4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