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達娃 攝
引子
高爽,若極酣暢和豁達,是為朗;
炙烈,如盡豪放和不吝,是為灼。
正是:朗朗如許,灼灼其秋!
新華網 達娃 攝
西藏有個地方叫波密,那裡有個村落就叫朗秋,也叫棟曲村。
村裡有個朗秋溝,溝的盡頭有座頗有名氣的冰川,叫朗秋冰川。
新華網 達娃 攝
“朗秋”這名字,符合我對美好秋景的一切想象。
這個“朗秋”,藏語的正确發音其實叫“棟曲”。
新華網 達娃 攝
“棟”,波密藏語中指用粗圓木挖制的木槽;“曲”藏語通指水。“棟曲”,即地勢似圓木槽子、山泉噴湧的山谷。
新華網 達娃 攝
不知誰人将這個地名音譯做“朗秋”,并把它賜予了冰川和峽谷。
那裡的秋天,是否真的美如其名、名副其實呢?
入溝
新華網 達娃 攝
剛進入溝口,便已經被撲面而來的雪山、松林和華麗張揚的黃、紅、紫、綠等色彩包圍。
漸入溝中,入鼻全是木頭、花草、菌類植物特有的香味;入耳皆為鳥鳴、水流和風的聲音,無一不在标識此處是真正的大自然,是高原生靈的家園。
新華網 達娃 攝
猴群不時出現在山林,當我捕捉到強烈晃動的樹枝和聲聲啼鳴,它們的身影已經遠去。
這時,我深感自己如此唐突地進入它們的領地,成了不速之客。
新華網 達娃 攝
在繼續向山谷深處挺進的過程裡,偶爾與腳夫閑聊,得知由于打獵行為不再是生存所需且已被禁止,山中野生動物日漸增多,也不似過去一般懼怕人類。
其間,滿眼的綠不時轉為張揚的黃,又因刺眼的陽光眨眼間變成了炙烈的紅。
新華網 達娃 攝
與其說是上天打翻了調色闆,不如說自己已經掉入顔料中來得更加貼切。
那就來一次自由泳,在顔料中向着溝的盡頭暢遊而去,接受它們的洗禮!
盡頭
新華網 達娃 攝
在溝的深處,顔料中更是多出了不少橙和紫,那是來自灌木叢和落葉松的色彩。尤其是落葉松們,排着隊在離雪山和冰川最近的地方,豪放不羁地展示自己的華貴,風兒吹過,抖落一身金針。
新華網簽約攝影師 範靜 攝
這時回顧走過的山路,駐足觀賞對面山坡。在雪山的映襯下,景緻變得恢弘而有氣勢。空氣中夾着雪峰和冰川上吹來的雪,令人稍感寒意。一個哆嗦過後,又被熱烈的色彩照得暖烘烘,頓時疲累盡消。
新華網簽約攝影師 範靜 攝
露營地是溝盡頭一處開闊的牧場,幾間小木屋歪在一片灌木叢中,背後是懸崖峭壁,猶如童話故事中仙人修行之所,感覺随時都會有仙風道骨的聖人拂袖閑步而出。
新華網 達娃 攝
由這裡挺進就是冰川了,冰川之上是巍峨的雪峰。
山谷與冰川的緩沖區,有一片清冽明翠的小湖,落葉松和墨綠杉樹排排圍繞。
新華網簽約攝影師 範靜 攝
落葉松在前杉樹在後,冰凝般的雪山和冰川巍峨為幕。
新華網簽約攝影師 範靜 攝
那水邊,各色灌木參差而緊密地環繞着,似乎捧着這一泓明鏡,讓雪山和冰川、松柏和雲杉得以時刻對鏡梳妝。
新華網簽約攝影師 範靜 攝
一切像是候演的明星,時刻準備粉墨登場。
由下而上依次是翠綠的湖面、多彩的灌木、橙黃的松柏、聖潔的雪山和冰川,視野止于峰頂飄渺的雲霧和深邃的藍天。
新華網簽約攝影師 範靜 攝
這就是一場屬于朗秋溝的視覺饕餮,是萬物在深秋獻給眼睛的大戲。
恢宏猶如獅虎齊至,柔美如若挑紗羞眸。
新華網簽約攝影師 範靜 攝
冰川腳下的秋夜是靜怡的。然而,正是因為如此的靜怡讓星空的絢爛顯得熱鬧非凡。天幕就是樂譜,閃亮的星星就是一個個動人的音符,伴随着不遠處潺潺的溪流聲,奏響的是一部璀璨的樂章。
新華網簽約攝影師 範靜 攝
連秋夜,在這裡也被表現得淋漓盡緻,不敢言得見最美,但要更美,實難再見!
是的,朗秋的秋無論日夜,絕對美如其名且名副其實:朗朗如許,灼灼其秋!(文字/達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