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起,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的航海者、傳教士和商人,把起源于南美洲的菠蘿,先後引種到歐洲、非洲和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由于其芳香、味美和稀珍,菠蘿被傳播到歐洲一些國家的起初一段時期,權貴、富豪之家競相擺放它的果實,以顯示其富貴、地位與高雅,同時用以祈求吉祥。
17世紀中葉,葡萄牙傳教士把菠蘿引種到中國澳門,之後又陸續引種到廣東、廣西、海南島、福建、台灣等一些地方。漢文“菠蘿”之名,是取英文含義為鳳梨(菠蘿)的bromeliad的bromel之音譯,而bromeliad則是由人名Olaf Bromelius衍化而來。Olaf Bromelius(1639年—1705年)是瑞典植物學家,他最早從植物學角度記述了菠蘿,與他同時期的法國植物學家Charles Plumier(1646年—1704年)建議用Bromelius的名字命名菠蘿。其後,瑞典植物學家林耐 (Carl von Linne,1707年—1778年)贊同Plumier的建議,他在1753年出版的《植物種志》(Speces Plantarum) 中對菠蘿(鳳梨)的命名,采用了bromel這六個字母加上lid 三個字母,所以後來英文字典和法文字典含義為“鳳梨”(菠蘿)的名詞,都帶有Bromel這個詞彙,即是 Bromelius 略去末尾三個字母所形成。
菠蘿被引種到中國一些地方之後,繁衍出不同品種,出現了不同名稱。例如,清代植物學家吳其浚(1789年—1847年)《植物名實圖考》載:“露兜子,産廣東,一名菠蘿,生山野間,實如蘿蔔,上生葉一簇……果熟金黃色,皮堅如魚鱗狀,去皮食肉,香甜無渣。”又如,台灣種植的菠蘿稱“鳳梨”,這是因其果實上端有宛似鳳尾的一叢常綠葉子得名。
根據現代科學知識,菠蘿為多年生之常綠草本植物,品種繁多,因而其果肉所含成分及色、香、味也略有不同,總體而言,富含維生素C 。其特有的菠蘿蛋白酶,對人體保健有多方面作用,諸如:抑制血小闆凝集,促進纖維蛋白原分解,減少發生血栓;促進人體對藥物吸收;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菠蘿蛋白酶制劑,外用于皮膚燒傷創面,有清創與消炎作用,并能促進傷口愈合。用菠蘿蛋白酶制劑外敷皮膚,有潤膚作用等。
菠蘿蛋白酶對改善食品也有多種用途:對啤酒中的蛋白質有水解作用,能避免冷藏啤酒發生渾濁;豬肉、牛肉在烹饪之前,經菠蘿蛋白酶水解作用能嫩化肉質;生的面粉團中加進菠蘿蛋白酶後,将促使發生軟化而便于加工。
菠蘿蛋白酶固然有多方面益處,但對人體也可能有某些副作用,尤其是過敏體質者,食菠蘿果肉或果汁,可能在十分鐘至一小時左右發生過敏反應,症狀分别有嘔吐、腹痛、腹瀉、頭痛、皮疹,嚴重者發生呼吸困難等。菠蘿果肉所含苷類物質,對舌和口腔黏膜也有刺激性,過敏者會出現發麻症狀。
為減少和消除菠蘿對人體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可把去皮後的菠蘿果肉浸于淡鹽水中半小時,取出用淨水沖去鹽味,可減少其酸味而顯得更甜,并消減其對人體的過敏原及苷類物質的刺激性。
食菠蘿鮮果肉還有需注意之處:不宜和雞蛋、牛奶同時進食,因菠蘿果酸、草酸與蛋白質結合凝固,不易消化;妊娠期婦女,糖代謝可能有些異常,不宜過食菠蘿等含糖量較多的水果,避免加重對糖代謝不利影響;進食菠蘿鮮果肉,一次不可過量,避免對消化道黏膜可能産生的損害,空腹時最好不食菠蘿鮮果肉;過敏體質、消化道潰瘍、凝血功能障礙、胃病、濕疹、肺結核等患者、孕婦、哺乳期婦女,須慎食菠蘿鮮果肉。
總之,對菠蘿鮮果肉注意避免其不利因素,恰當食用,無疑是可以獲得良好功效。更何況,它含有果糖、葡萄糖、蛋白質、維生素B1和B2以及P、尼克酸、蘋果酸、檸檬酸、鈣、磷、鉀、鐵、錳、鋅、硒等,而胡蘿蔔素的含量高于桃、李、葡萄、香蕉的含量,這些都是它對人體保健有助益者。
End
來源:《民以食為天》
作者:傅維康
編輯:紫蘇
圖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