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獸雜交""人獸混合體"這些概念對人類而言并不陌生,因為早在科技尚未成為人們有意識的改造世界的工具之前,它們就已經在想象力的作用下,培育出了豐富多彩的藝術結晶,《山海經》裡的饕餮,古埃及的"獅身人"等,莫不如此。但是,如果"人獸混合"不是藝術,而是能在現實社會中出現的科學,你還會覺得它"有趣"嗎?
日本東京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的著名生物學家中内啟光
日前,一項由著名遺傳學家中内啟光領導的幹細胞研究被日本政府批準,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來,通過将人類細胞植入老鼠的胚胎,"人獸混合體"将以胚胎的形式被培育出來。近年來,這類實驗都因為面臨較大的道德風險及技術不确定性,在世界各地遭禁止或籌不到資金。
之前,日本科學家雖然也可以進行人獸混合胚胎實驗,但培育時間不得超過14天。但今年3月,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新的指導方針,相關法規被放寬。根據該方針,科學家可将人獸混合胚胎移植到動物體内進行培育,直到滿月。中内啟光申請的實驗是新的指導方針發布後首個獲批的實驗。
該實驗的支持者說,這為有朝一日培育可移植器官邁出了重要一步,但反對者對科學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表示擔心。後者還擔心,人類細胞可能離開目标器官而進入動物的其他部位,從而創造一種半人半獸的生物。
延斯·賴希是柏林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的醫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對此類實驗提出尖銳批評。他說:"進行這類實驗非常棘手,因為總存在這樣的危險:把人體幹細胞注入動物胚胎後,不能阻止它們出現無法控制的結果,例如在實驗動物體内形成腦細胞,即神經細胞。這在倫理上是無法容忍的。融合意味着很難保證最終不出現大腦嵌合體。"
德國社民黨健康專家卡爾·勞特巴赫也對該實驗提出批評,認為它已經越過了"我們作為人類不應越過的紅線",是"嚴重違反倫理的行為"。而且,他也對以這種方式培育器官的方式做了反駁。他說,在實驗室中用人體組織培育供體器官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且有望成功,沒有必要以"人獸混合體"的實驗來培育器官。
作者:古亦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