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齒銅牙紀曉岚》《宰相劉羅鍋》等影視劇裡,每當有和珅出場的時候,紀曉岚或者劉墉都會尊稱他一聲“和大人”。于是,許多人都誤以為和珅姓“和”。
其實,和珅并不姓“和”。他是滿洲正紅旗人,姓“鈕祜祿”,原名善保,上學以後才由學校的先生改名叫和珅。這樣,和珅的全稱應該是“鈕祜祿·和珅”。鈕祜祿氏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也是滿族八大姓之一。這一個家族裡面,除了走出了乾隆時期的權臣和珅外,還出了不少名人,如清朝開國名将額亦都、皇太極原配夫人元妃、康熙皇帝第二任皇後孝昭仁皇後、鹹豐皇帝皇後孝貞顯皇後(即我們熟知的慈安太後)等。
那麼,電視劇裡把鈕祜祿·和珅喊為“和大人”,是錯了嗎?
并沒有。因為回到清朝乾隆時期中,不光是漢人大臣會稱鈕祜祿·和珅為“和大人”“和中堂”,就連他們自己人,彼此之間也是這樣稱呼的。
這是因為,滿洲八旗一直有“稱名不舉姓”的傳統習俗。在日常生活裡,會省略鈕祜祿、瓜爾佳、愛新覺羅、富察等姓氏,直呼其名。不到正式的重要場合,一般不會加上他們的姓氏。
因此,和珅在寫給朝廷的奏折裡,往往也自稱“臣和珅”,而不是自稱“鈕祜祿·和珅”。
清朝入主中原後,逐漸接受了中原文化。中原文化中有将官員的姓氏 職務進行稱呼的習慣,以此來表示尊敬。清朝官場之中也開始形成了這樣的風氣。
由于漢人的姓氏比較簡單,姓和名加起來,一般隻有兩三個字,就算加上歐陽、慕容等一類的複姓,最多也隻有4個字,這樣稱呼沒有什麼問題。而滿族人的名字比較複雜,有時候是很長的一串,哪怕隻稱呼名字,也顯得累贅,與漢人溝通起來比較困難。于是,幹脆以名字的第一個字來作為姓氏。
比如,著名的清朝中期名将富察·福康安,康熙時期權臣赫舍裡·索額圖,當他們遇到滿人大臣或者漢人大臣,後者對他們的稱呼是一樣的,都是“福大人”“索大人”或者“福将軍”“索中堂”。
所以,影視劇裡把鈕祜祿·和珅喊為“和大人”,并沒有錯,符合真實曆史。
不過,由于和珅所屬的鈕祜祿氏是滿族八大姓之,屬于大戶人家,這個家族裡面也出了幾名皇後,由此得到了一個特權,允許“一氏冠兩姓”。這意味着,這個家族的人,既可以名字的第一個字為“假姓”,也可以姓氏的第一個字“鈕”為“假姓”。
正因為不少鈕祜祿氏的人以“鈕”為“假姓”,久而久之,這個“鈕”字逐漸演變成了“郎”字,最終形成了郎氏這一漢姓。
從清朝以後,郎氏還出了不少名人。清朝書畫家郎葆辰、江西巡撫郎廷佐,以及當代名人郎朗、郎鹹平、郎昆、郎永淳、郎平等。如今,如果有滿族人姓郎的話,他可能與和珅是同一個祖先。
其實,在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氏、富察氏等滿洲姓氏,都改了名字。愛新覺羅改成為“金”,富察氏改為了“富”或者“傅”等,瓜爾佳氏則改為了“關”“石”“蘇”“李”“高”等。葉赫那拉氏改為了“葉”或者“那”。這就是後話了。
【參考資料:《鐵齒銅牙紀曉岚》《清史稿》《鈕祜祿氏》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