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教師資格證筆試中學音樂教學設計

教師資格證筆試中學音樂教學設計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5-15 07:25:45

一、教學目标

教師資格證筆試中學音樂教學設計(教師資格證面試)1

1.充分感受浪漫主義音樂的藝術魅力,了解到作品中的民族情感,并增強欣賞音樂的興趣。

2.通過講授法、小組交流法,學生能夠基本感受瑪祖卡舞曲的特點,增強音樂鑒賞的能力。

3.掌握瑪祖卡舞曲的基本特點,了解回旋曲式及相關知識。感受浪漫主義音樂的藝術魅力,體會作品中的民族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瑪祖卡舞曲的基本特點,了解回旋曲式及相關知識。

【難點】

充分感受浪漫主義音樂的藝術魅力,體會作品中的民族情感。

三、教學過程

(一)音頻導入

教師上課伊始,播放肖邦的《夜曲》,并提問:“有誰了解這首音樂作品?”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這是肖邦的作品,相信同學們對肖邦并不陌生。他是浪漫主義時期的一位波蘭音樂家,也是曆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波蘭的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巴赫的影響,多以鋼琴曲為主,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肖邦深愛着他的祖國,今天我們便要來學習他的《降B大調瑪祖卡舞曲》,共同來感受在他作品中所蘊含的民族情懷。”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樂曲,教師播放樂曲《降B大調瑪祖卡舞曲》,并設問:這首樂曲共由幾個部分構成?

學生自由發言。(五個部分)

(2)複聽樂曲,教師再次提問:樂曲的這五個部分有什麼特點?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這首樂曲是由回旋曲式寫作而成,A—B—A1—C—A2的結構,回旋曲式是西洋音樂曲式結構之一,其基本原則是,主要主題周而複始地循環往複,在其重複之間,插以對比性格的“插部”(副部),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題至少要呈現3次。

(3)再聽樂曲,并設問:能否結合樂譜找出主部的位置,并說明樂曲是如何劃分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在這首樂曲中主部共出現三次,分别在第1至24小節、33至44小節、53至65小節。

(三)深入學習

(1)教師播放主部旋律,學生聆聽同時思考:主部旋律給人什麼樣的感受?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作曲家在寫作過程中運用簡潔的和弦布局反襯出旋律聲部精妙的舞曲節奏,恰當的映射出了當時作曲家的創作心态以及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

(2)教師播放第一插部音樂,請學生思考:第一插部的情感基調與主部相比有什麼區别?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部分音樂的情感基調延續了主部的素材,但是較主部而言,曲調更為明朗、情緒更為激烈,從而使得兩個樂段的對比性得以彰顯。

(3)教師播放第二插部音樂,請學生思考:第二插部音樂與主部和第一插部相比有什麼區别?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此段音樂在音樂情緒上與主部形成了對比,并且較此前的第一插部的對比度更為強烈,雖然在旋律的組織上和前面沒有很大對比,但由于色彩的變化,使之對比度稍大,此樂段的别具匠心之處在于處于伴奏聲部。

(4)教師引導學生再次完整聆聽作品,并請學生聆聽結束後以音樂小組為單位交流讨論:這首作品與上節課所學的圓舞曲皆為三拍子,但它們有什麼不同呢?

學生交流後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瑪祖卡舞是歐洲一種三拍子的民間舞蹈,其舞曲音樂特點雖是三拍子,但其特點在于節拍重音常落在第二拍上。瑪祖卡舞在波蘭民間流傳甚廣,波蘭作曲家肖邦也創作了大量的瑪祖卡舞曲,用來表現祖國的民俗風情和波蘭民族的精神氣質。所以,我們在聆聽這首作品的時候,也能夠感受到肖邦内心中澎湃的民族精神。

(5)教師請學生跟随音頻,輕聲哼唱《降B大調瑪祖卡舞曲》的主部旋律,加強對作品的體驗。

(四)拓展延伸

教師播放肖邦的《c小調革命練習曲》,請學生聆聽,并共同交流感悟與體會。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回去搜集其他瑪祖卡舞曲與今天所學進行對比欣賞,下節課分享。

四、闆書設計

教師資格證筆試中學音樂教學設計(教師資格證面試)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