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說,漢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世界上成百上千種文字,除了漢字以外,很少聽說哪種文字有“書法”之說。自秦漢以來,甚至更早,漢字書寫就與繪畫一樣,成為一種藝術創作的形式。
古代科舉考試,非常重視書寫。若能寫得一筆好字,科舉路上就算成功了一半。下面這幅圖,是現存唯一的狀元試卷,為明萬曆26年狀元趙秉忠的殿試答卷。顔筋柳骨,鐵畫銀鈎,令人歎為觀止。
古人對漢字書寫的重視,上升到了人品的高度,即所謂“字如其人”。寫字與人的品行是否有關尚待研究,不過,從一個人寫字的态度上,确實可以看出做事的态度。
近日,有一位農村女教師給學生寫的作文評語在網上火了。“火”的不但是評語内容暖人心,書寫評語的字迹更是令人驚歎。
這位老師用紅筆寫的作文評語,字體端正不偏不倚、行雲流水又剛勁有力,美觀大方堪比印刷體。家長們在留言中稱贊不已,紛紛表示,這樣的好老師“給我來一打”。
仔細觀察這段作文評語發現,老師并不是用特制的書法筆寫的,而是用的普通中性筆。用普通中性筆書寫,要寫出抑揚頓挫的效果來,需長期刻苦的訓練。很顯然,老師是位書法愛好者,作為老師具備過硬的基本功。
老師用美觀的文字給學生寫作文評語,有很多好處。
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字迹工整地寫作文。字好一半文,考場作文尤其如此。中考和高考作文,書寫是否美觀,不僅有卷面分,還有閱卷老師的印象分。書寫美觀的作文,隻要内容不是太差,一般都有不錯的得分。
其次,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态度。老師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老師寫評語一絲不苟,學生寫作業也不敢馬虎。反之,老師寫字龍飛鳳舞、随意塗鴉,學生也會有意無意地模仿。
我讀初中時,語文老師的闆書寫得像醫生開的處方,當時我以為那樣寫字很潇灑,不覺習得了這個毛病,至今改不過來。
還有,老師用心給學生寫評語,是對學生的尊重。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重視,會心生感激和親近。親其師則信其道,師生關系更融洽。
漢字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應該傳承并發揚光大。遺憾的是,進入新世紀以後,漢字書寫有逐漸弱化的趨向。
我讀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學校開設了毛筆書寫課,每天要寫一篇大字和一篇小字。現在的中小學基本教學取消了毛筆字練習的課程,因為升學考試不考查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教育部門也有自己的苦衷,興趣課程隻是軟實力,升學率卻是硬指标,“兩利相權”隻能取其重。
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影響了我們的漢字書寫能力。電腦打字複印沒有出現之前,人們隻能用手寫文書,代寫文書也是一種職業。字寫得漂亮的人,在職場上有較大的優勢。現在除了學生,已經很少有人用手寫長篇的文字了。用進廢退,以後能寫一手漂亮字的人将越來越少了。
外來文化也侵蝕了我們的漢字。一些外企的中國籍高管,甚至以漢字寫得醜、說話中英文夾雜為時尚。
漢字書寫需要拯救了!這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有機會翻閱初中生寫的作文,就會感歎,如今的孩子,寫的字怎麼如此難看。
筆者在此建議:将硬筆字書寫納入中考和高考試卷,中高考是指揮棒,不考試的内容,學校沒有教學動力;将“三筆字”(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基本功,作為招聘中小學教師的考核項目,優先錄取字寫得好的考生;将書法課重新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我們的文化瑰寶應該永久傳承并發揚光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