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該次院士增選中,除中科院系統之外,高校中尤以浙江大學的表現最為突出,一次性新增五名院士,風頭直接蓋過了清華北大;
與此同時,南方科技大學以及武漢紡織大學這兩所雙非大學無疑成為了本次院士評選的兩所“黑馬”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本輪院士增選有三位教授成功當選,而武漢紡織大學則成功實現了“零”的突破,徐衛林教授修成正果!
浙江大學
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本輪院士增選有高校成功勝出,自然也有高校遺憾落敗。人大、北師大、中央民大、山東大學、重慶大學、中山大學等15所雙一流高校在本次院士增選中國全部“挂零”。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大學,其在本次院士增選中可謂是飽受争議,相比之下,廣東省的其餘幾所高校則要“略勝一籌”。
廣州中山大學牌坊
“雙鴨山大學”實至名歸?今年廣東一共新增了七名院士,其中包括三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四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三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别是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夏克青教授和傑曼諾夫教授以及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馬於光教授;
四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則包括南方醫科大學的高天明教授、南方電網公司的饒宏教授以及兩名外籍教授。
而同樣作為廣東省985高校的中山大學則在本輪院士增選中全部“挂零”,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無一人當選。相比之下,南方科技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則表現十分突出,分别斬獲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席位。
今年中山大學的“滑鐵盧”事件也遠不止這一個,此前中山大學無緣“三大獎”榜單,國家科技獎成功“挂零”就曾引來了衆多網友的吐槽,有網友戲谑道:“全部挂零,雙鴨山大學實至名歸”!
南京大學
這所地處經濟強省,坐擁百億科研經費,常年在各大學排名榜單穩居國内10-15名的知名高校,為何近幾年的表現如此不盡人意?不僅三大獎遇冷,院士評選也“顆粒無收”。
投入百億為何“顆粒無收”提到中山大學,很難不讓人想到其前幾年新上任的校長羅俊。在羅俊院士就職期間,其先後為中山大學引入了多個重點科研項目,進行學科建設改革,對中山大學的整體布局進行調整,像深圳校區、珠海校區都是在他任上發展起來的,基本奠定了未來的辦學空間和格局。
廣州:國學大師陳寅恪故居
除此之外,自羅俊校長到任,中山大學的科研經費也是逐年攀升,從以前的幾十億到如今的一百多億,科研經費投入直逼清北,堪稱985高校中的“頂流”。
在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條件之下,中山大學卻接連遭遇“滑鐵盧”,實在是有些讓人迷惑。
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其關鍵還是在于學校的管理上,總結起來就是布局謀劃急功近利,行政管理混亂。這些都可從中山大學近兩年的改革措施中窺見一二。
中山大學東校區 大學城校區風光 校園風光
為了提高排名、加快科研發展,六年之間引進了八千多名青年人才,這一行為遭到了學術界的強烈抨擊。不少人認為中山大學太過于急功近利,僅僅想依靠青椒大量刷論文來提高中山大學科研實力。
但由于引進的人才過多,從而導緻了人才待遇的下降,中大引進的專職科研人員實際上就是“臨時工”,沒有正式編制,人才也很難安心做科研,加上專職科研人員過多,投入到各個科研項目的經費相應地就變少了,而科研本身就是“燒錢”的事情,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和踏實的研究,必定很難出成果。
南京大學
除了引進八千青年人才,剝削青椒之外,中山大學的大類招生也可謂是“臭名昭著”。中大想快速提高學校整體實力,擴大體量,但是卻過于功利,寄希望于一些“短平快”的操作方式,結果遭到了反噬。
其在今年高考招生中将土木、水利等與計算機毫不相幹的專業全部塞進計算機大類,導緻其在一些省份的招生分數大跳水,生源質量下降,口碑也在不斷下滑。
夏天中山大學南校園風光
結語總的來說,中山大學這幾年的采取的一些措施的确非常不盡人意,由此也給學校的聲譽帶來了很大影響。在執行過程過于急功近利,沒有做到循序漸進,且不能夠傾聽本校學生意見,過于雷厲風行,導緻本校學生不滿。
與此同時,也有人指出已經當選院士的院士推薦對于院士評選至關重要,中山大學地處嶺南一隅,遠離京城,且各科院士本身并不多,候選人在人脈上遠不及上海和北京,由此也可能導緻挂零。
對于今年中山大學兩院院士全部挂零,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