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以及全世界對于新能源領域的不斷前進,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性發展之下。我相信在不遠的将來,我們肯定會看到燃油汽車的消亡。所以,我真心希望能夠在這非常有限的時光中,趁着有限的空間和時間,我們還能在改裝的道路上慢慢前行,盡可能的享受燃油汽車能夠帶給我們的樂趣。
由于對于汽車排放的标準逐步加強,大排量車型在這幾年中逐步被大勢所淘汰,各大車廠已經紛紛停止大排量發動機的搭載,小排量渦輪發動機已經成為目前的主流,相信很多玩車的車友們對于所謂的渦輪增壓或者機械增壓都不是很明白到底怎麼回事,那麼今天我們就有這樣的一個機會來給各位車友做一個科普,看完本文相信車友們就應該明白為什麼增壓發動機能夠在小排量的基礎上達到大馬力輸出,而且改裝潛力比自然吸氣發動機大的原因了。
什麼是"增壓"?簡單的說,增壓就是額外給發動機的汽缸本身容量的空氣增加壓力,從而增加燃油的燃燒效率,提升性能輸出,這個做功行為就是"增壓"。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的增加空氣的原理相同,但是驅動方式不同,所以才有了區别。
下面我們就分别說一下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
渦輪增壓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的流量來推動葉片,透過同軸的另外一個葉片同步旋轉,利用高轉速的葉片産生負壓,用一個空氣壓縮器的形式來強行灌輸空氣進入發動機。但是被壓縮的空氣溫度會升高,直接進入氣缸會産生爆震,所以,壓縮空氣必須通過冷卻降溫才行。另外,被壓縮的空氣壓力會十分大,所以,在發動機不需要空氣的時候,這個空氣壓力會十分危險,所以我們又需要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件來傾瀉空氣壓力,就是洩壓閥。
所以,為了讓小排量車子能夠更好的輸出功率,渦輪增壓的添加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一旦設計不合理,或者任何一個做功流程出現偏差,則會影響整個發動機的工作,甚至造成部件損壞。所以,對于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對于所使用材質和工藝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在渦輪增壓制造工藝水平不能達到普及使用的時候,則出現了另外一種形式的增壓,就是機械增壓。機械增壓利用發動機曲軸通過皮帶驅動增壓器旋轉,空氣通過增壓器的旋轉被引入發動機中,其最終目的跟渦輪增壓器一樣,都是為了增加發動機的空氣吸入量。由于機械增壓的空氣增壓并不高,所以,并不像渦輪增壓那樣有大量熱能,所以對于冷卻系統的要求也同步降低,結構相對簡單,成本降低,一度被各大車廠紛紛使用。
說到這裡,相信很多車友都會問那麼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到底有什麼差異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
渦輪增壓在發動機轉速降低的時候排氣量不大,所以對于空氣的增壓效果不好,踩下油門的時候,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發揮出渦輪增壓的作用,這也就是所謂的"渦輪遲滞"。但是,機械增壓則是單純的通過曲軸轉動帶動,隻要發動機工作,機械增壓就會同步工作,發動機轉速越高,機械增壓的能力越強,動力越強勁,而且完全沒有任何遲滞,動力輸出平順,跟大排量自吸發動機媲美。但是這種使用曲軸驅動的增壓形式,是需要損耗發動機一部分能量的,發動機轉速越高,這種能量損耗越高,所以,雖然帶來了動力加強,但是卻是需要損耗一部分能量。
對比之下,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差異就非常清晰了,但是從節能減排的角度出發,肯定還是渦輪增壓器更加符合未來發展的趨勢,這也就是為什麼渦輪發動機成為主流的原因。
而且,各大車廠也都投入了相當大的研發精力,解決渦輪增壓遲滞的問題。比如,可變幾何渦輪增壓技術,通過可調式的排氣端渦輪葉片,控制排氣轉速,來解決一部分遲滞問題。還有就是采用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同時搭載的雙增壓模式,發動機通過ECU來判斷使用哪種增壓模式,低轉速的時候采用機械增壓,在轉速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關閉機械增壓,由渦輪增壓來接替的模式。但是這種增壓模式造價成本過高,而且太過複雜,維修成本也非常高,僅僅出現了一小段時間就不在使用了。
最後,不論渦輪增壓還是機械增壓,對于發動機來說,更多的進氣量,更冷的空氣,更好的ECU協調控制能力,這些都是我們在改裝自己的愛車時候需要考慮的。所以,我們才會更換高流量進氣系統,水噴系統,加大中冷,更順暢的管路,刷寫ECU等等這些操作,來提升自己愛車的動力性能。
好了,今天我們的一文科普就是這麼多了,感謝支持,如有任何問題歡迎随時給我留言或者評論,都會一一回複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