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家人活動的小院。
陳大勇說,這是一家四口的第一張全家福,小女兒芊芊才出生6個月。
很多工具都是陳大勇自己研究的,這個工具可以代替傳統的刨子。 新文化網 孫立國 攝
十幾年前,30歲的陳大勇一沖動把手術刀扔了;如今,42歲的他手上拿的是油鋸。3年前,陳大勇帶着老婆孩子離開了出生成長的大都市沈陽,來到靖宇縣農村開始了“原木”生活。
3月4日,陳大勇在接受新文化記者采訪時表示,他現在最想做的是當一個好木匠。
陳大勇說,第一次跟妻子回娘家,他就被靖宇縣淳樸的民風和自然風光吸引住了。
“這裡的天是藍的,水是甜的,空氣是清新的。”陳大勇說,清晨起來,在林子裡散步,微風拂過,到處是青草的芳香。那是他第一次可以毫無顧忌地大口呼吸,甚至有些貪婪。
任性
選擇離開都市,并不像有些網友想的那樣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需要你有勇氣去選擇放棄。
1998年,陳大勇從沈陽醫學院畢業後,成為一名外科醫生,可在醫院幹了一年後,他就放下了手術刀。盡管他先後換過幾次工作,但都是與醫學有關的相對比較自由的職業。和妻子高文結婚後,兩人在沈陽市貸款買了一套房。可就在女兒出生一個多月後,陳大勇決定帶着老婆孩子到靖宇縣定居。
“我的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從醫,得知我到農村的消息後,大家都很驚訝,但更多的是羨慕。”陳大勇說,由于醫患關系緊張,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太快,身邊的朋友們總是抱怨日子過得太累、太辛苦,相反他卻在這個時候有勇氣放棄城市生活,選擇了鄉村這種慢節奏。
“我和愛人職業相對自由,也沒有多少錢,除了一套房子、一輛車、兩個孩子,再無他物。沒有了固定職業的束縛和羁絆,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生活方式,那為什麼不選擇一個沒有污染,甚至污染少的環境健康地生活呢?”陳大勇說,選擇離開都市,并不像有些網友想的那樣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需要你有勇氣去選擇放棄。
高文的娘家在靖宇縣一參場,如今這裡已經變更為靖宇花園口鎮皇封參社區。“以前這裡有4000多人口,随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城,這裡常住人口已不到1000人了。”高文的三姨王金花指着前面的一排房子說,現在這裡的很多房子都是空的。陳大勇一家搬到了農村,可在農村住了一輩子的嶽父嶽母卻選擇了進城,與在沈陽定居的二女兒生活在一起。
反對
妻子說:“他喜歡大自然,看哪都是景,可我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畢竟農村各方面設施都不如城裡,而且在城裡婆婆還能幫忙帶孩子。”
嶽父嶽母住夠了農村,總想進城住上樓房,孝順的陳大勇就在靖宇縣城給嶽父嶽母買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樓房,但鄉下的房子依然保留着,每次回來,陳大勇還是喜歡住在農村。
“當時城市的空氣污染還沒有現在嚴重,我主要是對水的擔憂。”陳大勇說,患有便秘疾病的嶽父來串門,老爺子在家喝慣了生水,到沈陽後隻喝了一口自來水,就拉了一天的肚子。
女兒出生一個月後,陳大勇看着孩子稚嫩的臉蛋,第一次産生了離開都市,到鄉村生活的念頭,但遭到妻子反對。
“他喜歡大自然,看哪都是景,可我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畢竟農村各方面的設施條件都不如城裡,而且在城裡婆婆還能幫忙帶孩子。”高文說,盡管她極力反對,但最終還是拗不過丈夫。
起初,陳大勇一家每隔一兩個月都要回沈陽一次,“每次回去都不敢喝水,即便是買桶裝水,也沒有在靖宇家中的自來水甘甜。”陳大勇說,每次回沈陽,一家大小都要病一次,回到靖宇就好了,這時候他才逐漸意識到,可能是空氣的問題。“回家都不敢出門,孩子大人都咳嗽,咳嗽必有痰。”陳大勇說,自己氣管不好,在沈陽即便開車都要戴口罩,周圍人有時甚至會當面說他“裝”。
2014年9月,高文選擇在沈陽生下二女兒,可就在沈陽小住期間,一家四口全都病倒了。高文說,那一次可以說一家四口真是“逃”回靖宇的。
夏天,陳大勇忙着當個好木匠,高文每天忙着擡水、洗衣、做飯、伺候孩子。冬天,為了照顧兩個孩子,高文搬到縣城的樓房裡住,陳大勇仍住在鄉下,每周回城裡看一次娘仨。
木匠
“‘原木’制作完全能滿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當個好木匠。”陳大勇說。
陳大勇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吃飯和孩子的教育。不到3歲的大女兒已經在靖宇縣一家幼兒園上學,“坐吃山空”。三年前,陳大勇因喜愛實木手工制作曾在沈陽學徒半年,沒想到昔日的愛好竟成為謀生的手段,來到靖宇,他開起了一家創意木坊。沈陽的房子租出去了,租金解決了陳大勇和愛人的養老和醫療保險問題,“‘原木’制作完全能滿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當個好木匠。”陳大勇說。
在網上,有人對陳大勇的選擇贊賞,佩服他的勇氣,但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孩子在城市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而陳大勇有自己的見解,“去年我的一個同事帶着孩子來看我,五六歲的孩子看到滿院子跑的雞竟然不認識。我的孩子在農村可以撒歡兒地跑,打滾地玩,懂得更多的生活常識和自然常識。”陳大勇說,盡管大女兒才不到3歲,但她已經學會了自己吃飯、穿衣服、給手機充電甚至下載遊戲玩,有時候還會給他洗腳。
妻子高文卻堅持孩子一定要到城裡接受教育。對此,陳大勇表示,現在孩子還小,離上學還有幾年時間,至少這幾年他們不會離開靖宇,至于幾年後孩子在哪接受教育,到時再考慮,“希望那時家鄉沈陽的空氣能好起來,這樣所有的問題就都解決了。”
@網友說
你是我的太陽1372:真的佩服羨慕!那裡的山那裡的水那裡最原生态的生活想想都醉了!至于孩子我覺得讓孩子釋放天性,接近大自然是給予她最好的童年!早上深深吸一口空氣的,多麼惬意啊!
HUMMERBILLY:最羨慕的就是這種人,能夠從容地放下羁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人終其一生也不見得能夠做到。
邵帥Tim: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權利,遠離城市的吵鬧喧嚣,遠離職場的勾心鬥角,做自己内心真正喜歡的事情,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小李刀飛:人生最難得的就是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羨慕他。至于子女教育,呵呵,現在中國的學校對孩子來說,那叫“摧殘”!
崔笑盈:身為一名醫護工作者的我對這位醫生的選擇既欽佩又羨慕,放棄醫療衛生選擇世外桃源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安一聲:本人作為醫生也在靖宇支邊過3個月,還真為那裡的山水、節奏而深深迷醉。說實話,若不是因為錢,我也願意工作在那裡。
長春國貿:被城裡的霧霾吓跑啦!
白毛小狼狗:如果是全家的決定那麼就覺得很好,但要是因為某個人想這樣就拉着全家去那就太自私了。(更多精彩評論詳見新文化報新浪微博)
新文化網(盧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