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明朝曆史,朱棣是一位非常具有争議性的皇帝。究其緣由,無非是朱棣這個皇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是“造反”而得來的。然而相對于稚嫩的朱允炆,朱棣确實更适合當一個皇帝,朱棣在位期間,整個明朝更上一層樓,取得非常之多的成就。
朱棣是一個好皇帝,但卻稱不上一個好人,畢竟能夠起兵造反成功的人,說是好人,太牽強了。對于明成祖朱棣,曆史上最駭人聽聞的事迹莫過于他活剮三千宮女,每日還在旁邊觀看的曆史。這個駭人聽聞,慘絕人寰的事件是否是曆史真實,從來都令人好奇。
“活剮三千宮女”這個事件并不是出自于正史,而是來源于《朝鮮李朝實錄》,這是由朝鮮春秋館的史官記載的1392至1863年曆史事件的編年體漢文記載。世人覺得這個事件的真實,無非是由于這是史官記載,“史官”的身份讓人減少幾分疑惑。
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也是疑慮重重。明朝與朝鮮保留友好的外交關系,兩國還通過姻親關系鞏固友誼。所以,一直以來都保留着從朝鮮選一些秀女去大明後宮的曆史傳統,而朱棣的後妃呂氏和賈呂則是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成為朱棣的後妃。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自從原配徐皇後去世之後再也沒有立過皇後,後宮的女人極度垂涎後位。這樣一種情況之下。誰得皇帝寵愛,誰就是後宮女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朱棣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徐皇後死後,雖然沒有再次立皇後,卻對一個少數民族的妃子非常寵愛。這位妃子集美貌才華于一身,深得朱棣的寵愛,明成祖是一個骁勇善戰之人,即使貴為一朝天子,仍然多次親征戰場。當時,朱棣把這位妃子也帶着随同出征,然而這位妃子卻在征戰途中暴斃身亡。
失去了寵妃的朱棣深受打擊,此時又有傳聞說,此妃子是由後宮呂妃和其他居心叵測之人聯手将其毒死的。朱棣原本對寵妃的去世萬分悲痛,聽到此消息,查都不查,震怒之下把呂妃和其同夥全部利用酷刑殺害了。據傳言,當時與呂妃一起受到株連的人将近百餘人。
朱棣後來想給一位愛妃王氏冊封為皇後,然而王氏也突然暴斃身亡。正傷心欲絕的朱棣此時還聽聞以後女人給他戴了“綠帽子”——傳言賈呂、魚氏與宦官“對食”,戴“綠帽子”就算了,還是“宦官”給的,這對于一個帝王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朱棣頓時對賈呂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賈呂深知自己的下場很慘,不待朱棣發落,自己就先自盡身亡了。
自盡對于賈呂來說,太便宜她了,難消朱棣的心頭之恨。于是朱棣把賈呂的宮女全部抓起來嚴刑審訊。不審不知道,通過嚴刑拷打,有宮女吐出一個驚天秘密,後宮有人要謀害皇帝。聽到這個消息的朱棣怒不可遏,秉承着“甯可錯過,不可放過”的原則,擴大了後宮的審查範圍。
結果牽扯出來的宮女越來越多,有将近三千多宮女成為謀害皇帝的“嫌疑人”。據傳言,朱棣處理這些宮女的手段非常殘忍,将這些可憐的宮女活剮,還每日去觀看,方消“心頭之恨”。這就是曆史上“朱棣活剮三千宮女”的故事。
縱觀這個事件的始終,存在很多疑惑。首先,“活剮”的另外一個學術名詞是“淩遲”,就是在人清醒的情況下,一刀一刀地把人的肉給割下來,耗時長,整個觀念血淋淋的。
朱棣是一個愛崗敬業的好皇帝,不可能一整天的時間都花在觀看“活剮”刑罰上。其次,這種血腥暴力的場面,任何正常人見到都不會好過,除非朱棣有“血腥暴力”傾向,否則,誰都不會去興緻勃勃觀看。
再有,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知道,想要刺殺皇帝,單單依靠宮女的微薄力量,别說三千多人,就是三萬多宮女也沒有辦法刺殺皇帝,宮女不會以卵擊石,讓自己喪命。
綜上而言,朱棣“活剮三千宮女”事件,很大可能就是一個傳聞,算不得曆史真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